綠島舊名雞心嶼、青仔嶼與火燒島等,阿美族稱為Sanasay,而達悟族則稱之為Jitanasey。

西方人有稱之「Samasana島」。火燒島舊名眾說紛紜,其中又以清嘉慶年間大火焚燒島嶼之說

最為大眾所採信。



1937年設火燒島庄,屬台東廳台東郡管轄。戰後火燒島設鄉,歸屬於台東縣管轄,

於1948年改名為「綠島」,延用至今。



島上居民以清朝中期從小琉球、東港移民而來的漢人(閩南民系)爲主。

據歷史記載,綠島最早為達悟族、阿美族等原住民居地。



嘉慶十八年(1813)小琉球(今琉球鄉)漢人漁民曾勝開等為風漂至火燒島,於阿眉山下的

海濱建一共同住屋稱為公館,著手開墾,並且招小琉球家眷及民眾至,因來者日眾,故在中寮

灣岸建一聚落,名曰「中寮」,光緒後漢人往來更頻繁。



清道光三十年(1850),東港漁民陳必先等餘人,在行船歸途中遭遇颱風,漂流至綠島,

大嘆綠島之美,一年後便率人前來定居開墾,最早於柚子湖、溫泉一帶居住,後來移民漸增。



即成為今日公館村、南寮村、中寮村、溫泉村等村落。

島內山丘縱橫,最高點為火燒山,高度280公尺,東南臨海處多為斷崖,西南角是長達

十多公里的平原沙灘。



西北近海岸區地勢低緩,為全島主要聚落所在。

朝日溫泉位於綠島東南的帆船鼻一帶,由海底湧出的硫磺礦泉,是海水滲入岩層,經地熱

加溫,受到高壓湧出所形成的天然湧泉。



來綠島泡溫泉,最經典的就是傍晚聽著浪濤、吹著清涼的海風,邊泡湯邊看夕陽;

或在晚上慵懶地享受滿天燦爛星光的「宵夜湯」;也可以來場「日出湯」,等待黎明迎接

金色燦爛的曙光。



位於綠島西北岬角附近的綠島燈塔,純白圓筒造型燈塔,佇立碧海藍天與青翠綠坡,

漫步在「柴口」的岬灣,從白色的貝殼沙灘視野往前延伸,燈塔的白色倒影映在寶藍色的海面上,

少了張牙舞爪的海浪猛力拍打海岸,寧靜的蔚藍與單純的潔白,頗具地中海風情。



海洋清澈直透幾10米深的海底,猶如藍寶石在陽光下閃爍誘人光芒,白色浪花與漸層

的海水,像是一盤打翻的藍色顏料溶在水裡。



走上牛頭山上的青青草原,藍天綠地,此時只想靜靜地遠望浩瀚無涯的大海,聽著海浪聲,

一來一往,就像在與人對話般,舒解疲累的身心,這也是賞日出、月昇的最佳處所。

著名的觀音洞,是綠島居民的信仰中心;




柚子湖、海參坪景觀區、帆船鼻大草原等自然形成的美麗景觀,讓人大為驚艷。

由於島嶼地形長年以來受到四周海水侵蝕及風化作用,因而形成曲折多變的海岸景觀。



在這座小小的美麗島嶼裡,孕育著豐富生動的生態奇景及人文景觀,不論是陸地或是海底,

一年四季皆呈現出其獨特迷人的異色風情,於視覺上真是絕佳的饗宴。



因此每年總是吸引許多遊客們慕名特此蒞臨參訪,



從事浮潛、泡溫泉、郊遊、賞景等多元的休閒活動,

綠島早成為東部地區熱門的觀光景點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