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份」的地名,完全是土地開拓過程的產物。
在清乾隆四年(1739),有福建泉州人林耳順,率領閩、粵二省籍三十多名人士,自香山起南下
開發,當時建了 番婆、菁埔等十二莊。
至乾隆十六年(1751),續由廣東省嘉應州平縣人林洪、吳永忠、溫殿玉、黃日新、羅德達等五裔孫
開墾完成,以「田寮庄」為墾闢根據地。
開墾後,大家平分土地,以拈鬮來決定,拈到第一號的就叫「頭份」。
「份」即開闢土地股份之意。沿用久了就成為地名,
依此類推還有二份、三份、四份、五份等地……
早期先民對頭份之開闢,大致到乾隆三十年告一段落,此後之墾闢工作,主要是著力於作埤開圳,
穩定灌溉水源,增加農產收入,其中,以「隆恩圳」之鑿闢,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
「隆恩圳」由林耳順、陳曉理等人創鑿,隨看拓地之增闊,修鑿圳路,
因圳渠廣布,日後成為頭份竹南地區之主要灌溉系統,至乾隆末年,官方曾出資協助民間經營,
並取「乾隆加恩」之意而命名。
隆恩圳在頭份牛欄肚作埤引中港溪水,圳路由三角仔,經土牛莊(今土牛里),番婆莊(蟋桃里),
水分為二:
南支西行經二十分莊(東庄里)、田寮、崁頂,流入竹南五穀王庄(新南里)、七份仔,在中港附近入海 ;
北支則經頂山腳庄、下山腳(山下里)、後庄,在竹南海口入海。
由於圳道的通過, 土牛一帶也形成聚落…..
巷弄中還可尋獲一些傳統民居建築 。
頭份曾家古厝位於頭份鎮土牛里八鄰145號,是一座古樸典雅具有客家民居,
據頭份鎮誌資料記載:
曾家祖籍福建省汀州武平縣岩前城田寮,其十七世祖曾特盛,夥同螟父曾自壽、堂兄曾際春,
於乾隆年間渡海來台,擇居竹南一堡頭份田寮,從事農教耕讀;道光年間,曾在十九世祖理綱
與廿世祖雲麒手中開闢大隘富興原野,
廿一世的曾貴秀予以發揚光大,由於經營糖廠致富,遂在昭和三年(1928) 間,在土牛興建這座
格局典雅、古色古香的三合院。
當初在興建時,特請當時名地理師堪輿,在地理上由於匯集中港溪、土牛溪、隆恩圳三條水流及面對
筆架山的好風光,讓曾家人才輩出。
曾家古厝佔地極廣,有內院、外院。前後花臺,前面還有半月形的水糖,
曾家古厝堂號魯國堂,祖堂前石柱對聯:
魯質大賢教訓千秋延道脈 國封宗聖遺遵萬古振家聲
貴秀先生,娶頭份望族廖氏香鐵為妻,育有五子三女,
長子新知、次子新興、三子新旺、四子新寰、五子新漢,成家立業,可謂人丁興旺,枝葉繁茂,
重視教育,各房子孫大部分受高等教育,人才輩出,有十幾位國立台灣大學畢業,
數位醫生、律師、法官、警官、教師、理工科技人才,
目前古厝也兼做為曾肇昌律師的事務所…..
曾家古厝可以說是頭份鎮,甚至是中港溪流域維護至今
最完整,格局建築也極為特殊的一座古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