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子寮,原寫為皮仔藔,是南投縣名間鄉的一個
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西部偏北。
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赤水村北大半部
(民國67年以前為錦梓村全部)、大坑村西北大半部。
明治三十六年(1903)6月,該庄編入「皮仔寮區」,
大正九年(1920),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
該庄改制並雅化為「皮子寮」大字,
隸屬於臺中州南投郡名間庄。
康熙年間〈1684- 1722〉,漳州漳埔縣吳夢海,
南靖縣吳文朝、謝石、謝虎入墾湳仔;漳埔縣陳榮、海澄縣黃序二人
率族人入墾大庄〈金大庄、南大村〉。
康熙末年,漳埔縣林振、林謀入墾湳仔,南靖縣石光從田中移墾湳仔;
漳埔縣陳開基、陳承業兄弟入墾新街〈今新街村〉一帶。
雍正十年,漳州漳埔縣陳姓族人,經澎湖、臺南,輾轉抵新街一帶
墾拓,形成田寮仔、客庄、大埔等部落。
漳州人陳景南率族人拓墾番仔寮〈今東湖、仁和、萬丹村〉;
嘉慶年間(1796-1820),漳州漳浦縣赤湖(錦湖)陳士鄰率族
入墾皮仔寮之大坑墘(今大坑、錦梓兩村);
此後,其他姓氏一移民入墾,形成大坑村是陳姓血緣聚落,
錦梓村為陳姓和其他姓氏混居地方。
昔日的皮子寮即今大坑、錦梓二村。
皮仔寮的陳姓家族裔孫功名顯赫,
當中最高官銜的當屬鎮國將軍陳捷元。
按 : 陳捷元將軍 (生於嘉慶廿五年 (1820) 十一月廿一日,
卒于同治十年(1871) 九月四日)因助平戴潮春事件
(清同治元年春)有功。
皇清敕授(鎮國將軍),「官章翰卿」從二品目前官階中將,
舊居現址位於錦梓社區皮子寮巷。
此墓應為此地陳姓的祖墳之一;
在此附近保留了不少古墓。
只是此墓已有所修築;
已非舊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