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太平洋戰爭末期,盟軍開始密集轟炸台北盆地,日軍故意在台灣神社下方,現在海軍總部一帶,
設置了一處大型盟軍戰俘營,逼迫美軍繞道轉往他處投彈,所以台灣神社得以躲過砲火的蹂躪,總督府
對戰局過度樂觀,還積極將官幣大社的台灣神社再升格成為皇室專屬的神宮,
所以到了日治末期,台灣神社應該叫作台灣神宮才對…..
台灣神社是為了紀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由當時的第4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主導之下開始興建。
當時所選定的位置即是今圓山大飯店所在,傳言風水極佳的劍潭山。
台灣神社在進入台灣日治時期末期的時候,便開始有了新的規劃。
配合當時總督府在台實行的皇民化政策以及一街莊一神社政策,藉由參拜神社、改姓等因素,
使台灣人成為信仰神道、效忠天皇、熱愛帝國的皇民,所以擴建、改建神社也是重要的一環。
因此在二次大戰期間計畫開始朝台北大直地區興建眾多建築,為此遷建了劍潭寺。
這些建築群中,最重要的便是台灣神社新境地跟台灣護國神社。
新境地在昭和12年(1937)開始興建,由神社局技師角南隆、總督府營繕課長井手薰設計、興建。
護國神社則在1942年完工。
昭和19年(1944)6月17日增設天照大神後,正式升格成為台灣神宮。
原本預計於同年12月28日舉行鎮座祭,然而在10月25日時,一架飛機不幸失事墜毀在新境地附近,
引發的大火燒燬了神社內眾多的建築 , 一直到戰爭結束後都沒有再復原。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來台接收,台灣神社被視為日本殖民的象徵而遭到廢除,
神社所在地全部收歸為國有,台灣神社也不例外。
台灣神宮(新境地)所在位置在1946年短暫規劃成為市民教育所,即今中央廣播電台等建築。
台灣護國神社則改建為忠烈祠。
至於原位在劍潭山的舊台灣神社則在戰後拆除改建成台灣大飯店,在1952年改稱為圓山大飯店,
1973年後改建成14層飯店大樓至今日;而神宮部分改建為圓山聯誼會。
位於圓山飯店旁的忠烈祠,背倚青山,面臨基隆河。建於民國五十八年(1969),佔地廣大,
主建築型式仿北京故宮太和殿,雄偉壯麗宏偉,象徵著烈士們成仁取義的大無畏精神。
圍繞於忠烈祠四周的1萬餘坪的青草地,群山的拱衛中,營造出一種清幽而肅穆的氣氛,
更烘托出建築物的莊嚴。
祠內供奉從中華民國成立前的革命烈士,到在抗日戰爭及國共戰爭中犧牲的將士官兵。
歷年忠勇犧牲的烈士牌位,在大殿四面牆上,展示著英勇烈士的遺照及事蹟。
每逢春秋兩季,均由國家元首率領文武百官前來致祭。
訪華友邦元首及政要也都會來此獻花致敬。
參觀忠烈祠還有一處重點,那就是每小時一次的衛兵交接儀式……
禮兵交接於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每整點均實施禮兵儀式交接;
另於每日上午九時及下午五時實施操槍表演。
有回遇見旅行社安排日本客人參訪忠烈祠 ,
如果仔細導覽, 不知訪客會有什麼心情 ?
有時還是要看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