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古昔原為西拉雅平埔原住民族馬卡道支族的嘉定社(傑顛社)

居住地之一,「茄萣」地名係由馬卡道語:「Cattia」或「Cattea」音譯而來,

這個字在馬卡道語中是「十」字與「魚」字的結合,意謂「多魚之地」;

後來漢人以此發音與沙洲上茂生的海茄苳樹相類似,

因此譯為「茄萣社」或「茄藤社」。

另有一說是說 由於植物「茄萣」而取名:

《台灣通史》虞衡志:

「茄萣:生海濱,本可為薪。皮色赭,以染網。安邑有茄萣莊。」

茄萣樹原稱茄藤仔,亦稱海茄苳或海茄冬,為紅樹林(Mangrove)之一種。

紅樹林為一種被子植物,常分布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風浪平靜之海岸,

而鹹水、淡水交會且泥砂淤積之處尤為多見。

台灣北岸、西岸的河口附近及潟湖海岸多有生長。

本地轄區原劃歸於高雄州岡山郡湖內庄,

1945年改制為高雄縣岡山區湖內鄉。

1948年白砂崙、頂茄萣、下茄萣與崎漏四聚落,

自湖內鄉分出,獨立設置茄萣鄉。

2010年12月25日,高雄縣市合併後,改稱高雄市茄萣區。

下茄萣聚落係自薛、林、郭、陳等之始祖由閩避亂渡臺而居;

下茄萣金鑾宮,俗稱下茄萣媽祖廟,為茄萣四大聚落公廟之一。

祭祀範圍為舊下茄萣莊,

即今茄萣區嘉定、保定、大定、光定、吉定五里。

光定里大致以林與郭姓為大姓,居民之職業並未限於漁業,

因新社區發展致流入人口增加,形成之現狀。

轄內有林氏宗祠及碧蓮寺,皆為里民主要活動場所。

該間之林家古厝位於林氏宗祠旁,

從其建築材料及樣式推估,應是目前可知的

茄萣地區最為久遠的傳統合院古厝……

然對於此一古厝,可資參考的文獻極為稀少。

按 : 林氏源遠流長,東晉初年晉安林始祖祿公入閩,

閩林十六世披公,字茂彦,唐天寶十一年(752) 明經及第,

初授將樂令,遷潭州、康州刺史,贬臨汀郡曹掾,改臨汀令,

有德政揍授太子詹事,賜紫金魚袋、上柱國。

生九子皆刺史,人稱九牧林家。

根據資料 :

下茄萣的林姓祖籍泉州府同安縣鼎尾鄉 (今海滄區東孚鎮鼎美村)

鼎美村西南有文圃山,狀如倒置之鼎,俗稱鼎山,村位於鼎山之尾,

故稱鼎尾,後雅化為今名。

金鑾宮正殿內懸掛匾額「恩周海嶼」為乾隆四十八年,有來自泉州

的帆船在海上遇難,千鈞一髮之際,發現亮光,遂朝向光源跟隨茄萣

部落漁民漁筏逃難投線登陸得以生還,之後弟子施程、林勇、郭福填、

施文、呂贊燕、施韞、陳位、郭雲、蘇恩、

周列、陳傑等十一名刻匾敬謝。

昭和三年(1928) 歲次戊辰,金鑾宮重建。

經董事:林遠、林德興、薛念。

保正:林遠、林闊、薛隴、林大作、耆老、林開、薛地、郭志、薛欉、

林烏樹、劉善、薛毛、陳連拋、郭塹,極力推行工務成之。

又,重修華山殿碑記中亦有下茄萣「林九記」捐金紀錄。

推測,此宅或許與林九記有關 ?

(九記是否意味著林家傳有九房頭? )

此古厝是否與身兼保正及董事的林遠

有所關聯呢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