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位於外雙溪院址由故宮院區和故宮藝文園區所組成,占地206,000平方公尺。

正館最初的設計是由兩院遷建小組召集人兼共同理事會常務委員王世杰 在1961年指定王大閎、

吳文喜、楊卓成等5名建築師以競圖方式產生,後來王大閎的方案勝出;但中央高層並不滿意無

中國傳統建築樣式的設計,最終改由評審之一的黃寶瑜重新設計。


1962年6月18日舉行開工奠基儀式,黃色正脊和綠色琉璃瓦盝頂式建築,配上米黃色鋼磚外墻,

後方半山腰並開挖鋼筋水泥壁山洞庫房,正館建築在1965年8月落成,同年11月12日啟用。

兩翼和護龍建築大致沿用相同形式,分別在1967年和1971年完工,

整體格局呈中軸對稱的凹字形配置。

只能說是四平八穩……

1984年仿效養心殿西室書房於正館四樓規劃三希堂來提供遊客茶點和熱食。

1985年和1994年於館舍兩側再仿效中國園林分別設置至善園和至德園。

正館右前方現有由姚仁喜設計的帷幕牆建築,是以BOT模式興建運轉的故宮晶華餐廳,

自2008年6月25日開幕營運以來,除了結合博物院藏品推出故宮國寶宴,也提供各式

中華料理和臺灣小吃。




故宮晶華的外觀看似玻璃王宮,走進大門卻讓人以為置身在古代客棧,

一樓有兩百個座位,二樓有八個包廂提供商務和私人聚會,三樓規劃成多功能的宴會廳。




位於正館內的三希堂,是由設計師陳瑞憲以現代簡約之設計手法,

將三希堂原始意義與風貌,轉換語彙並重新架構與安排,賦予三希堂新生命。



全場以深咖啡色系為主要色彩基調

三希堂以茶館為營運方向,強調台灣本土性…..

消費稍微偏高一些



第二展覽區附設的「富春居」餐廳,則是一間結合中西餐乃至於禮品部的複合式餐廳,

內部擺設中規中矩,小有古風。




「富春居」… 命名的靈感來自於《富春山居圖》,

該圖是元朝畫家黃公望的作品,創作於1347年至1350年,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

山和水的布置疏密有致,墨色濃淡乾濕並用,用墨秀潤淡雅,但氣度不凡、極富變化,

是黃公望的代表作,獲後世讚譽為「畫中之蘭亭」、「山水畫第一神品」。




餐廳裝潢典雅 , 供應一些簡餐及飲品 ;

牆上的一些複製名畫 ,讓客人沉浸在文人雅趣之中 ,

價格不貴,

是參訪故宮時可以略作歇腳的地方……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