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南山公墓的面積遠大於今日,在台南府城的城牆外即是墓葬區,

百年間隨著都市不斷擴張,縮減至目前樣貌。

早在17世紀中期,鄭軍的諮議參軍陳永華就在「鬼仔埔」興建

「先師聖廟」,也就是台南孔廟。

「鬼仔埔」這個古地名,隱約透露了今日府前路一帶最早可能也是

南郊墓地的一部分,之後才轉變為城內市街。

隨著都市發展與市民人口成長,府城市街也往南擴張。

18世紀,府城的城牆就已蓋到離孔廟更南邊的位置;

而1790年台灣府城進行重建工程時,就曾在城址挖掘出無主遺骸650具,

台灣府知府楊廷理便委託城內士紳韓必昌收葬於法華寺新南壇。

到了日治時期,當局陸續徵收南郊墓地,規劃興建農圃、學校、寺院、

運動場、機場、海軍宿舍等建物,成為府城新興的街廓。

當中較值得關注的,是1928年台南州廳以「御大典記念事業」名義爭取經費,

徵收南郊墓地面積廣達19甲的土地,規劃興建綜合運動場。

這必須遷移當地數千座墳墓,直接衝擊市民利益,使市民在各姓宗親會的串聯,

以及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與各勞動團體的帶領下,紛紛向當局表達反對,

甚至參與運動的洪石柱、侯北海、莊孟侯等人更遭逮捕,

是近代台南著名的社會運動案例。

在市民反彈下,當時的遷墓案暫告中止;

但1931年又再度重啟,而於1932年野球場(今台南市立棒球場)先完工、

1933年再完成陸上競技場(今台南市立體育場)。

在之前的重劃開發中,南郊墓地失去了近一半的面積。

剩下的部分,現今以「南山公墓」稱之,

直到1990年代才陸續公告禁葬。

連氏家族的祖籍在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

其六世祖興位,于清康熙年間移居臺南府的馬兵營,

世代經商,數代之間,家業迭有興衰。

清道光、咸豐年間,從連雅堂祖父連長瑞時起,家業又漸興旺。

連長瑞這一代,連家除有園圃外,

並在漳州府城坊橋頭開一家芳蘭號煙鋪,販賣鴉片,收入甚豐。

光緒十九年(1893),連家開始經營樟腦煉製,進行外銷,

每年達數萬擔,獲利數十萬金,為當時富豪之一。

1895年,日本侵佔臺灣後,連家的芳蘭號煙鋪及水田被日本人徵收,

連氏家族遷臺六代經營所得,就此毀於一旦,家業開始衰落。

連得政生有四子,連雅堂是老三。

光緒二十三年(1897),連雅堂赴大陸知名的上海聖約翰大學攻讀俄文。

不久,奉母命回臺。

光緒二十五年(1899)五月,日本人在臺南創辦《臺澎日報》,

聘連雅堂負責漢文部。

光緒二十八年(1902),赴福州參加鄉試。

或因戰禍或因經濟因素,連雅堂不斷在海峽兩岸奔波,事業無大成,

經濟狀況也一直未能好轉,可以説是窮困潦倒的書生。

1933年,他又遷回上海居住。

然而,到了後半生,連雅堂埋頭書房,嘔心瀝血,撰寫《臺灣通史》,

給世人留下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

這本書在臺灣文獻史的地位甚高,上溯隋朝,下至甲午,涉及近千餘年之史事,

凡88篇,于1921年正式出版。

連雅堂也因此而成為臺灣的一代名儒。

著名學者林衡道稱讚他是日治臺灣51年中,臺灣文化界第一人。

《臺南市誌連城璧傳》文:

連城璧幼名德裕,譜名重裕,字荊玉,號城璧,

清同治十二年二月初三日,生於府治寧南坊大南門馬兵營,

為雅堂先生(連橫)之胞兄也。

此墓位於舊火葬場後方,看其形制,

俱是遷葬而來……..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