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內湖路二段179 巷底的陳悅記墓園中埋葬的是大龍峒陳氏的渡台始祖陳文瀾。
陳文瀾,原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人。36 歲隻身渡臺,卜居淡水,懸壺濟世;長子遜言年20,
鄉試落榜,「投筆」來臺創業,定居大龍峒。
陳文瀾逝世時,陳遜言為求窀穸吉地,翻山涉水,遍覽群山,經過半載,擇此吉地重禮下葬。
之後因孫子維藻和維英相繼中科舉人,誥贈「奉直大夫」,晉封「通奉大夫」頭銜美名。
墓園坐東北朝西南方位,基地範圍約百坪,屬傳統閩南三進式。
墓埕最前方,有乙對清咸豐年間,陳維英中科舉人時所立的石雕旗桿,旗桿高度約6.5 公尺,
旗桿上段「毛筆」造型,下段青龍白虎蟠繞其上。
據大龍峒陳氏「渡台始祖文瀾公族譜」: 陳文瀾於乾隆四十五年﹝1783﹞渡海來台,
卜居淡水懸壺濟世,並沒有立刻 覓地開墾,等其安定下來後,他的三個兒子,先後分別渡海來臺。
其長子陳遜言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渡臺,時年二十歲,次子遜朗與三子遜陶分別於嘉慶四年
(1799)、嘉慶五年(1800)渡臺。
之後,長子陳遜言遷居大龍峒,經營船頭行、料館等生意,當時人目之可與林本源相匹敵。
陳遜言以「悅記」為公號,嘉慶十二年(1807)建大厝「公媽廳」於港仔墘,
道光十二年(1832) 建「公館廳」,即今日的「陳悅記祖厝」。
而陳文瀾的另外兩個兒子陳遜朗於嘉慶十五年(1810)另建公厝於瓦筒厝;
三子陳遜陶則卜居 中庄子,其長孫陳樹藍同治十二年高中舉人, 隔年(1873)建
「陳謙記公厝」於今酒泉街。
鄉賓陳在鎔墓為道光癸卯年所建; 網友已證實墓主人即陳文瀾的三子陳遜陶 ;
亦即舉人陳樹藍的祖父 , 墓前的石雕旗杆應該即為陳樹藍中舉之後所立。
按: 陳樹藍,字春綠,號植柳,俗稱柳舍,居大厝內,為清代大龍峒舉人陳維英之姪。
同治十二年(1873),中舉人,授廣東興寧教諭。誥授奉直大夫,軍功花翎,內閣中書
前詹事 府主政,掌教樹人書院(今延平北路四段文昌祠)。
光緒十六年(1890)歸里,布衣蔬食, 並採擷宋儒言行編為《傳心錄》,可惜未竟而卒,
著有《望海詩文集》,不傳。
大稻埕著名士紳、漢文老師張希袞為其高徒。
陳詩亦善長書法,尤長於顏體, 士林謂為:「點若墮石,而劃若煎雲」
同治七年(1868)保安宮進行重修時,陳樹藍擔任修復的領導人之一。
其弟樹芬,長子耀巖及五子耀崠俱為庠生…..
去年前往探訪從草叢中約略看出墓碑上的名諱 , 卻不知整個墓塋的規模如何 ?
於是便在今年清明後再度前往探視 ……
才發現該墓即如先前所看到的 , 僅存墓碑及后土部分, 本身並無墓手一類的形制。
墓前的石雕旗杆確認只剩下一支 , 頗為可惜。
不過此行意外於該墓的左前方發現另一座古墓 , 墓主人乃陳維藻的兒子陳鷳升 …..
另陳在鎔墓的後頭山坡上, 其實還有好幾座陳家後代的墳墓 ;
包括第五代的陳曰倚 , 以及陳得谷 ,陳浩然等人的墓園 ;
其實就憑那一支僅存的旗杆 ,
陳在鎔墓也有一定程度的文史價值 …….
文資單位應該加以重視。
補充一下,陳曰倚為維英之孫。
陳得谷、陳浩然為陳家第六代。
陳得谷為維藩曾孫。
陳浩然為鷴升之孫,民國42年修譜時,就是由陳家第六代的陳浩然與陳培璥共同修譜。
補充一下,陳曰倚為維英之孫。
陳得谷、陳浩然為陳家第六代。
陳得谷為維藩曾孫。
陳浩然為鷴升之孫,民國42年修譜時,就是由陳家第六代的陳浩然與陳培璥共同修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