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樹是臺南市南區的一個濱海聚落,相當於喜北、喜南、喜東三里。
昔日臺江內海的七個鯤鯓,其中的六鯤鯓被認為就是現在的喜樹一帶,
而學者石萬壽則認為是五鯤鯓。
在荷蘭東印度公司到來之前的史前時代,喜樹一帶為濱外沙洲。
相傳在荷治時期,有來自大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的蔡、陳、杜、葉
到鯤鯓一帶捕魚,見漁獲豐碩,遂定居在各個濱外沙洲。
關於「喜樹仔」名稱的由來,
有一說地名來自平埔族群,原本叫「死樹仔園」。
另有一說是濱海地區種了許多稱為「粿仔」的黃槿樹,
這種樹的樹葉常用來墊著紅龜粿,所以又稱「喜樹仔」,
之後轉變成地名。
喜樹地區分成喜北、喜南、喜東三個里,
其中喜北里有臺江內海殘存的地形,多闢為魚塭,
後來喜明街東側填地建住宅區。
喜東里為喜樹仔較晚開發的地區,而許多公共設施(圖書館、
喜樹國小、喜樹派出所等等)都設在喜東里內。
喜南里是喜樹舊聚落所在地,境內形成同姓組成的各個角頭,
例如「頂頭郭」、「下頭郭」、「頂頭黃」、「下頭黃」、
「姓鄭仔」、「姓林仔」等等。
而蔡姓為喜樹最大宗族,又細分成「二房蔡」、「三房蔡」。
而蔡姓大房沒有像二房、三房繁衍旺盛。
此墓主人為黃座,應是喜樹黃姓角頭人士。
可惜無太多有關的資訊。
齊墓園營造展現精彩的洗石子工藝,
建築樣式也頗為特殊。
踏查了整個公墓區,
古墓所在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