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1960年版台北縣志記載:「嘉慶年間有福建泉州人吳岸、吳糖、吳增者來台,見鶯歌尖山附近

所產黏主適於陶瓷,乃開窯製造」。從此開啟了鶯歌地區陶瓷業的新頁 ……




尖山是一獨立之小山,其形狀宛如倒懸之扇子。由來有一傳說:傳說此地原來是一塊平地,明鄭時期,

鄭成功勢力漸漸北移,部隊由南部搭船北上,在南崁登陸上岸後,一路往前囤墾,士兵們沿途所經之地

沼澤遍佈,所以草鞋上沾滿了土,行軍至此時紮營住宿,並令士兵們將草鞋脫下拍打,因為士兵人數

眾多留下的泥土形成一個小山丘。




尖山在日人接收臺灣時,曾是地方民眾抵抗日軍入侵的古戰場(主戰場在今二甲里一帶),

當時駐紮在二甲九的日軍,遭到三峽、大溪及鶯歌的抗日義軍包圍,突圍後逃到今尖山堆附近,

再次被義軍圍困,又突圍往桃園方向潛逃。

日治後,尖山成為亂葬崗,今日則是鶯歌第二公墓所在地。




尖山高度雖僅 129.9公尺,但它卻是相當特殊的孤立火山岩體,所產的「尖山黑土」和附近

「永昌赤土」與鶯歌窯業發展息息相關。


尖山地區也是目前鶯歌地區尚保存三合院的地方……包括了黃厝, 陳厝以及卓厝等

黃厝位於尖山路,清代時黃家祖先從福建安溪遷移至此,雖然緊鄰尖山埔的陶瓷窯場,


但是多以耕田種稻維生,終戰後有人從外地學會製作豆皮的方法,回家鄉大力發展,於是

家家戶戶都生產豆皮,行銷全臺 ; 豆皮製作可說是日治時期以來尖山里多數里民賴以為生的主業,

數年前開放大陸豆皮進口,尖山里豆皮產業才受到衝擊,逐漸走向蕭條。

黃厝是座已有百餘年歷史的老宅,文獻資料多有載錄 , 可說是防禦性民宅的代表作,

原本三合院二龍二進的尖山黃厝,除了內部通道縱橫交錯、出口眾多之外,正廳還設有「窺孔」,

讓住民可由內向外一探究竟。

可惜造訪並未見特別華麗之處 ;



反而比不上一巷之隔卻甚少介紹的卓厝……

顧名思義, 卓厝位於卓厝巷內

據說卓姓是三峽及鶯歌一帶的大族 ?



卓厝為興建近百年的三合院古厝,其建築物四周由其後代以三合院為基礎,又陸續增蓋其他

新式建築屋舍,形成今日特殊的建築格式。

屋前山牆上有各式交趾與剪黏藝術品,可見早期卓氏祖先對藝術的品味 …..



按: 卓氏根據考證,是發源於兩三千年以前的楚國。

後來,主要繁衍於西河,也就是現在的山西省陽城一帶。

這些從《戰國策》所記載的:楚大夫卓滑之後、以及《姓氏考略》所說的:

望出西河,後漢卓茂,南陽苑人。等文獻中,可以佐證。

據《戰國策》:「楚大夫卓滑之後。」

據《通志.氏族略五》引證: 卓氏當出自羋姓,為春秋楚國王族後裔。


楚威王有子名公子卓,公子卓裔孫卓滑,官楚國大夫。據說一次王宮失火,將記載楚國始祖

的資料都燒毀了,楚武王甚為震怒,卓滑以口誦筆錄,從遠古時陸終第六子秝連寫起,一代

一代背誦出來,背得絲毫不差。楚武王又驚又喜,把卓邑封給了滑,所以人稱卓滑。

其後代就以封地為姓,即為卓氏,奉滑為卓姓始祖。

 

明末清初之期,自中國遷移至台灣的移民,以漳州韶安、安溪,泉州居民佔大多數,

其中又以泉州南三邑晉江、惠安、南安為多。

根據資料, 鶯歌的卓氏祖籍為泉州南安翔雲 ; 按翔雲,位於南安西隅,東連英都,西抵

安溪龍門,南接廈門同安,北通安溪鳳城,是古時安、南、同三縣商賈雲集之地。



住鶯歌姓卓的幾乎都是同一宗系,在三峽也不少,宗祠則設在三峽弘道里。

此外,鶯歌仍保有不少如黃厝般完整的同姓聚落景觀,

如余厝、許厝、詹厝、曾厝、鄭厝等,

對老宅院有興趣者,可以逐一探訪之。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