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鹽埕地區是日治時代主要的鹽場之一,
也是台灣最早的鹽場,對台灣的經濟命脈曾佔有重要的地位,
時至今日,鹽埕老聚落古厝仍遺留下豐富的文化資產。
南區鹽埕地區是台灣發展最早的鹽場,
使用壽命最久的鹽田,直至民國60年裁廢鹽場,
重要地位不可抹滅,
臺灣原不產鹽,原住民早期多以土產與外來商貿船隻交換食鹽。
荷蘭統治時期,島內用鹽主要仍依賴外來供給,但文獻上已有煎煮海鹽
及築鹽埕天日曬鹽的記載,
地點就在臺江內海最南端七鯤鯓附近名為瀨口的地方。
瀨原意為沙或石頭上淺而急的流水,
瀨口因地形及鄰近河海交界得名。
明鄭後期至清初臺灣曬鹽已有四場:
位於洲子尾的洲北場、洲南場、原瀨口鹽田改稱的瀨北場、
以及位於興隆莊(高雄)打狗澳的瀨南場。
瀨口地區鹽田於清乾隆15年(1735)遭洪水沖毀,
鹽民在舊鹽田北面(今臺南鹽埕一帶)選址重建鹽田,改稱瀨北場,
並形成新聚落鹽埕。
清代及日治時期臺灣各地鹽場或新設,或廢棄,
或因洪患輾轉遷徙場址,位於臺南鹽埕的瀨北場則歷經不同時代,
始終維持原地天日曬鹽事業,
日治後改稱鹽埕鹽田,直到民國60年(1971)因臺南市政府開闢安平工業區
及都市發展土地重劃需要而廢棄鹽田,瀨北場走入歷史。
乾隆十五年(1750)洪水沖毀瀨口鹽田,後來鹽民移至現鹽埕
西北側開闢鹽田,鹽田結構改為曬鹵式,沿用舊稱「瀨北埸」。
並陸續遷移到鹽田附近居住,就逐漸形成聚落,稱為「鹽埕」。
鹽田歷經大雨、風災的侵襲,使得瀨北場離海漸遠。
乾隆十七年(1752)重修臺灣縣志:
臺灣縣境圖可見瀨口、鹽田二處舊地名。
因為瀨口遷庄,其中20~30戶吳姓,住在現今白雪里,輪流奉祀池王爺。
直到大正十三年(1924)正逢鹽埕北極殿重修居民倡議將原奉祀於保靈宮
之池府千歲請來北極殿合祀供奉,
故有「瀨口無廟,鹽埕雙頂轎」之諺語。
某古厝前保留有一擋煞用的劍獅牆,
與安平地區頗有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