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統治台灣後,早期發展的重點在南部,北路台灣形同蠻荒,雖有班兵輪戊之列,但形同虛設,

加上流民徒涉、盜匪猖行,康熙五十年(1711)劉卻、鄭盡心之亂,促使清廷將守備移至佳里興

並置淡水分防千總於八里,北為北台灣駐兵之始,八里成了管轄大甲以北的軍事重鎮,

加上八里又是墾民北上入台北盆地之要衝,因此人煙漸至,康熙57年又在八里置淡水管守備,

八里逐漸繁興,到了雍正十年(1732)再置淡水營都司,次年在八里建巡檢署,

至此,八里可說是北台灣政治、軍事中心……

沿著64快速道路一路經過觀音山隧道, 鄰近八里出口一帶, 瞥見八里國中後面山腰有一大墳 ;

基於好奇便前往探視……


此地隸屬於荖阡村 ;

荖阡村因荖阡坑莊得名。康熙末,漳州移民繼訊塘埔莊開闢。

因草地豐茂,老樹蓊鬱,故曰荖阡坑莊。

此墓主人姓康名海賜 , 就其地緣來看, 此墓所在之地若非該家族土地,

就代表這個康氏在附近是個具有規模的大家族 ?


按 : 「康」源出自姬姓。 以謚號為氏。據《元和姓纂》及《姓苑》所載 :

周朝初年, 文王第七子康叔, 受封於衛國 , 其後以祖之謚「康」為氏。

福建康氏族人眾多,主要分佈在同安、漳州、龍海、詔安、漳浦、惠安、華安、南平、

南安、廈門、福清、閩侯、福州、福鼎 …

台灣康氏支派中,有不少來自福建省泉州府

同安縣綏德鄉翔風里十三都洪前馬巷厝,

包括淡水康清芳、康儀生、康元永、康慈順(同安人)、八里康文舉康文得(安溪人)等。

據康姓族譜記載,已知最早移入淡水的宗親是道光年間泉州同安縣的康儀生;

隨後,咸豐年間,又有同安縣康清芳及安溪縣康文舉入墾今淡水。

位於淡水區北投里北新路上的康厝是康清芳一百多年前移居台灣時所形成的聚落。

台灣地區少數的康姓聚落見證,彌足而珍貴。

在八里方面則有來自於泉州安溪縣康文舉及康文得 ;

從地緣上來看, 位於荖阡坑的康海賜, 極有可能是前兩者之一的後裔 ?

只是資料闕如, 無法進一步確認 ;


另北部散村,桃園蘆竹中福村五十六戶中,康姓戶數佔約二分之一,約有三百人。

康姓裔孫中 ,  日治時期新竹州桃園郡的康新慶有較為詳細資料介紹 :

其人曾於 1920年擔任桃園龜山庄長、龜山信用組合長、龜山庄業佃會長、龜陵庄長、

桃仔園辨務署書記、桃園龜崙口區庄長。同年授紳章。

算是康姓人士中較為知名的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