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2年,西班牙人溯淡水河進入台北盆地,降服武澇灣番社三大部落,劃地南至竹塹,

東至宜蘭,據其舊錄所載,有地名「Parecuchu」,是為八里區之舊名八里窟社之譯音;另傳說

早在1358年,盤據今八里地區之蕃人取名「Arieun」,是為八里坌之原名,但現也無法考證。

今狹義的八里,指的是以訊塘村為中心,包含舊城村、荖阡村的一 部份,東起八里國小,北至海岸,

今日十三行、渡船頭等地,早在康熙末年就已是繁華地區,特別是舊城、頂罟、訊塘及長道坑,

居民多藉農、漁維生…….



(光緒己卯年  十五世來台開基祖伯謨李公  皇清顯祖考  諡標侯李公  及柯氏孺人坟墓)

大崁村以昔日大崁莊得名。清初亦八里坌莊地區。

康熙時,漳州及粵省移民所闢。因地處觀音山北麓,莊依山崖而居,故名大崁腳。



(顯祖考  錢發號  衡孝李公之墓)

從八里一路上行, 至大坎村一帶, 路旁即可見古墓數座, 大多為兌山李氏之墓塋 ……


(皇顯祖考  諱士齊陳公之佳城)

按 : 福建同安集美區後溪兌山村是李氏集居地。

開基祖李仲文于南宋理宗時由同安仙店之南山(今集美區東孚鎮東阪村)  遷至地山(即今之兌山)。




(故妣  閨名對娘  李母陳氏之墓 )

據《兌山李氏家譜》記載: 李氏先祖隨王審知入閩,在今集美區東孚鎮東阪村安家,其後不斷

分流,南宋理宗時,李仲文遷至地山。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鬥,李氏逐漸家大業大。


傳至17世,李氏在兌山已千有餘丁,到康熙、乾隆年間,人口又猛增數倍。

明、清之際兌山出了一批秀才、舉人、兩名進士,遂成為同安望族。

清朝中葉,大量閩南人移居臺灣。

據閩臺兌山李氏各種族譜等有關資料記載,兌山李氏族人在清代渡臺者多達460人 ,

再經過多代的繁衍,人口不斷增加,又向周圍地區或新待墾地區再遷徙,現在已遍佈全省各地。

之後沿著附近的鄉道上行, 上方可接八里第二公墓 ;

路旁又有一座頗有規模的古墓 ; 墓碑上記載著 :

(道光戊子年  顯妣諱  慈儉  李媽方氏之墓 )



由次看來, 此墓無遺是該批李家古墓中歷史最為久遠的 ,

即有可能是該支兌山李氏的渡台祖 ……


附近還有幾座同為兌山李氏的先人坟墓 ;

說明正是開墾此地的—

李氏家族墓園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