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滬尾海關是清代管理全台關稅的龍頭,地位重要,其稅務主要由英國人負責,以確保關稅徵收。

淡水海關自同治元年(1862)設立後,其設施包含:海關關署、長官官邸、碼頭區等。



碼頭區則包括碼頭本體、洋樓、倉庫。淡水海關碼頭區域內現在有清代與日治時期海關之相關建設,

計有碼頭本體、二層洋樓一棟、倉庫二棟、以及其他相關建築遺蹟。


淡水碼頭本體全長約為150公尺,全屬重力式岸壁構造,岸壁表面全為硬石,

長3尺或2尺5寸,1尺5寸見方斷面,內填卵石,另以1尺見方石材收邊,砌築得很堅固;

另有「繫船石」十五根,長5尺8寸見方,以及「登船口」,可供船舶停靠、上、下貨之用。

其建築構造於文化資產中別具特色。



淡水(滬尾)海關碼頭,是淡水河的河口港,曾經為臺灣三大商港之一,

清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二次北上,清廷被迫簽訂北京條約,開放滬尾成為通商口岸。




清同治元年(1862),正式設關徵稅後,淡水港迅速成為北台灣第一大港,

當時的港務局碼頭及英國領事船屋就在此設立,中國政府後正式延請英國人李泰國(Horatio

N. Lay)為「總稅務司」,海關管理權移轉給洋人,這是清末列強經略北臺的重要史證。



因為地理位置重要,所以在此設通商貿易港,原本是滬尾水師守備營所築碼頭區,當年位置於

現在的紅毛城前方河邊,目前屬財政部基隆關稅局所有。



淡水海關碼頭之黃金時代約在1865年至1905年之間。

到了日治時期,淡水港渡過了黃金歲月,但卻因河道日漸淤淺、大型船舶出入不便,



加上日本佔領台灣後大力建設基隆港,兼以台北、基隆間鐵路之便,

基隆港終而取代了淡水港昔日的地位。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