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舊名「水返腳」,與舊名錫口的松山,
同為昔日基隆河的重要渡口。
根據陳培桂淡水廳志記載:「水返腳,謂潮水漲至此也。」
大正9年乃取其潮汐至此而反之意,改名為汐止。
汐止之發展始於清初。清乾隆初葉,有廣東人從淡水港溯河,
轉基隆河抵達今日汐止境內,與凱達喀蘭平埔族墾殖,並建「峰仔峙莊」,
以基隆河為主要的經濟動脈,至乾隆三十年遂發展成為峰仔峙街,
即為現在的中正路,迄今汐止人仍習慣以「街仔」來稱呼。
汐止於清光緒廿年(1894)隸屬基隆廳石碇堡轄區,
日治前期(1896至1897)改隸台北縣水返腳辦務署石碇堡,
明治四十二年(1909)改隸台北廳水返腳支廳水返腳區,
大正九年(1920)改台北洲七星郡汐止街管轄;
光復後更改為台北縣七星區汐止鎮,
至民國39年九月廢淡水區署改為台北縣汐止鎮,
民國88年人口達到15萬人,
於5月10日正式升格改制為台北縣汐止市。
水返腳時期汐止的開發,在河谷平原區以農耕為主,
為取得農業灌溉所需水源,開闢水圳及人工埤塘,
至今尚存的番仔圳、四股埤、金龍湖、草濫埤等
都是當年農業開墾的遺留。
清道光元年(1820) 正月,原任台灣海防同知的姚瑩,貶官到宜
蘭擔任噶瑪蘭通判時,將從台南前往宜蘭的旅途見聞寫成〈臺北道里記〉,
曾提到汐止(水返腳),指為小村市。並稱 :
水返腳者,台境北路至此而盡,山海折轉而東,出台灣山後,故名。
過此,天山嶺迎 日,東行十五里為一堵山。再北過五堵、七堵、八堵,
凡十里至暖暖。
根據姚瑩的說法,堵是形容山的用語,
從水返腳東行十五里為一堵山。
若從台語來看,「堵」是牆的單位。觀察基隆河流域,五堵、六堵、
七堵、八堵剛好都位於曲流處(水路呈S型的區域),且附近都有山丘。
如果在河中航行到此段,就好像有一道牆阻隔在前。
由此可見,基隆河畔以「堵」命名的由來,
是指河曲上的小山,像一堵牆一樣擋在河道上。
五堵地區保存下來的古厝不多,
在五堵附近臨山一側尚餘一處,
可惜也已不甚完全…….
五堵早期為原住民平埔族生活圈。
清朝乾隆初葉,安溪人余富率族人入墾,
現余姓仍在七堵區十二大姓中排序第二。
清代置五堵區統轄五堵、六堵、瑪陵坑、友蚋、草濫、七堵諸庄。
台鐵五堵車站雖以五堵為名,但實際上位於五堵地區之外,
該地古名保長坑,行政區屬新北市汐止區長安里,
車站之命名造成今人亦多以「五堵」指稱五堵車站周邊地區之訛稱,
擴大解釋「五堵」一詞的地理概念,
形成廣義之「五堵地區」。
之前好似看過某篇記載,
稱此為昔日五堵庄長之舊居,
今日已尋不到相關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