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遷入羅東始於清代嘉慶9年(1804),來自彰化地區的平埔族的頭目潘賢文和茅格,率領了一千多名移民,
攀越中央山脈來到羅東地區,建立了阿里史和阿束社部落。
嘉慶17年(1812)清廷在羅東設司巡檢,首任巡兼是范邦幹,他於該年農八月初九日到任。
及後兩年,河洛人的移墾團正式進入羅東的十六份(即現今的羅莊里、南昌里)、北成(即現今的北成里、北投巷)
及歪仔歪(即現今的仁愛里),但平埔族和漢人都經歷了不少衝突。
今羅莊里,原是十六份之一部分,清代開拓之時十六人合墾,地分成十六份而得名。
日治時期大正十三年(1914),宜蘭鐵路通車,將十六份切割成東西二部分,
鐵路以東即羅莊里,仍舊稱「十六份」,鐵路以西分割為南昌和南豪二里。
因地在羅東街之南,俗稱南門,
十六份先墾民以張姓為多,現住民仍以張姓最多。
張能旺是開拓十六份姓張仔底的張家第三代。
他在發達時,興建五落厝,雕樑畫棟,金碧輝煌,當時蘭陽地區,溪北只有三落厝,故無人出其右者。
據羅東媽祖宮壁碑文載:清同治六年(1967),五結莊黃永在與十六份張能旺,帶頭興建震安宮。
可見其熱心公益。五落厝歷經一百四十多年的風雨吹殘,均已倒塌,只存部份左右護厝,
大厝身在光復時尚在,如今大厝已經全部塌,護龍尚在,可供後人瞻仰其昔日風光。
宜蘭地區的義塾,有仰山書院附設一所。
私塾或稱為書房,是本地人受教育的主要場所。
私塾通常是由塾師自己開設,或由宗祠、仕紳延聘設帳,以某齋、某軒、某居等為名,其授課內容
包括四書、五經、史記、古文、詩詞等,年限長短不定,只求認字者,就學二、三年足矣,志在功名者,寒窗十年亦是常有。
清代宜蘭縣出仕科舉人物,因宜蘭有仰山書院,促成讀書風氣,出仕人物大部份集中於溪北的宜蘭城內,
今蘭陽溪南岸羅東等地區,則寥寥無幾。
楊士芳進士,本是羅東近郊的歪仔歪柯仔林人,眼見開蘭舉人黃纘緒中舉遊行的風光,17 歲時發奮入學讀書,遷至
宜蘭擺厘(今進士里)去,於清同治7 年(1868) ,42 歲中進士,之後羅東地區入府學就讀盛多。
當中有羅東街人黃遷喬,清光緒5 年(1879) 應府(臺北府)試,列名秀才,隨後垂帷授徒十餘年。
阿束社人賴撝謙, 清光緒11 年)(1885) 府試,高中秀才,亦於宅地設席任教,其侄賴羲楨和十六份人
林曉山、張達猷都是他培育初的秀才;
十八埒人張捷元,清光緒12 年(1889) 應府試,也曾取進邑庠生。
根據資料 : 張達猷 清光緒15年(1889) 秀才 ;
有關宜蘭的導覽資料內 , 有時還能搜尋到有關 張達猷大夫第的條文 ,
舊文獻中曾看過有關大夫第的圖文介紹 ,
但後來的相關敘述則是隻字未提 ,
今日走訪羅莊里 , 看到傾圮的牆垣 , 不知是否就是文獻中所提的張達猷大夫第 ?
羅東國民小學創立於日治時期明治三十年(1897) 6月1日,初名為宜蘭國語傳習所羅東分校 ,
校址設於羅東大眾廟(現今城隍廟)。同年10月1日,正式改名羅東公學校 。
明治三十九年(1906) 1月1日由羅莊里仕紳張能旺先生捐獻現址校地,
才有現在的校園 ……..
張能旺是否就是張達猷 ?
有關這一點還得進一步考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