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8817.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

光緒21年(1895),也就是明治28年,

這一年,清廷因甲午戰爭戰敗,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 割讓臺灣。

同年529日,日軍從三貂堡澳底灣鹽寮登陸;67日,日軍進入台北城,17日舉行始政儀式,正式展開對臺灣的統治。

DSC08802.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DSC08801.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

初期,日本人對臺灣的行政區域劃分,沿襲清朝末年「三府一直隸州」 的基礎,改府為縣,劃分為「三縣一廳」,

分別為: 台北縣、臺灣縣、台南縣及澎湖島廳。

 明治3411月,在後藤新平主導下,臺灣的行政區域做了一次大幅的翻修,

廢縣設廳,將原有的「三縣四廳」重新劃分為「二十廳」…..

DSC08808.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DSC08807.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

日本政府從明治31年開始全島土地丈量,於明治37年(1904)完成, 共繪製了四百六十六張地圖,稱為《臺灣堡圖》

就是在「二十廳」 時期完成的。

大正九年(1920),日本統治臺灣25年之後,終於第一次派出文人出身的田健治郎出任第八任臺灣總督。

次年, 田健次郎進行政區域改革,廢廳設州,將「十二廳」改為「五州二廳」。

「五州二廳」分別為:台北州、新竹州、台中州、台南州、高雄州、台東廳及花蓮港廳。

DSC08810.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DSC08835.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DSC08811.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

以台北州為例,下轄台北市及七星、文山、海山、新莊、淡水、基隆、宜蘭、羅東、蘇澳等九個郡。

日治時期,台北現代化的具體建設可分為三個階段。

初期階段﹝18981920﹞進行的公共建設,以城內部分為中心。

如自來水工程、下水道工程和鐵公路開闢等。

DSC08803.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DSC08805.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DSC08804.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DSC08824.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

 在店舖街面的市區改正方面,有城內府前街和府中街等,採取模仿英國後期文藝復興式的立面建築。

以三市街為基礎在城北、城東、城南及西門一帶進行新生地區的街道計畫作若干地區的填土工作,

效法西方都市的街道組織,作重要節點﹝在都市中人群動線交接或集中的地方﹞建築物的配置。

其中城牆拆除後的三線道路的開闢,以及重要公共建築的設立,也是建設的重點。

DSC08806.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DSC08828.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DSC08830.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

 進入第二階段﹝19201937﹞台北市工程的發展,由城內地區延伸到外圍地區,

進行的建設有:建築物由城內分散到新開發地區,使街路發展更為成熟。店舖街面的市區改正,

主要包括今日的迪化街和博愛路等在內。

DSC08826.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DSC08827.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

到了第三階段﹝19371945﹞,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工業化的推展和南進政策的準備,

大部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都移向南部和海港都市的發展,只有東門町北側的幸町進行市區計畫。

此外,另有與醫療、交通有關的建設,如台大醫院、鐵路醫院和台北火車站的建成。  

DSC08812.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DSC08814.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DSC08815.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

 

日本政府對台北市區進行計劃性的改造,除了破除以往農業文化的氣息外,對於現代化都市生活的推行,

也有其實際的成就,如新式街貌的推動,使台北市展現新都市的風格;交通建設的展開,使台北市成為全台交通的樞紐;

衛生環境與保健的執行,使台北市成為現代化的環境。

DSC08816.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DSC08817.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DSC08818.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DSC08819.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

 

在日治期間,日本人對台北市的街貌,採取計劃性的建設。

當時日本人大量引進各種歐洲的建築風格,而且加以混合、變化、運用,因此展現出極為繁複的特色。

大致上,台北市的街貌可分為「古典式」﹝亦稱做「式樣」﹞、「過渡期」和「現代」三種不同階段的建築。

DSC08820.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DSC08825.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DSC08834.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

「古典式建築」興建的最早,約自1900﹝明治33年﹞至1920﹝大正9年﹞間最為盛行,

是模仿西洋古典建築各時期風格。

當時的建築保存到現在的數量還很多,

重要的建築有台北賓館﹝1901﹞、台灣大學醫學院﹝1907﹞紅樓劇場﹝1908﹞、國立台灣博物館﹝1915﹞、

監察院﹝1915﹞、鐵路局﹝1919﹞、總統府﹝1919﹞、公賣局﹝1922﹞、台大醫院﹝1924﹞、合作金庫

1927﹞、台北郵局﹝1930﹞、土地銀行﹝1933﹞、台灣銀行﹝1938﹞。

DSC08821.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DSC08822.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

   

「過渡期建築」是從「古典式建築」到「現代建築」之間的過渡,

一方面受歐洲現代主義講求理性、秩序的潮流影響,一方面運用鋼筋、混凝土新建材,逐漸捨棄古典式建築繁複、

華麗的裝飾,出現簡潔、明朗的立面風格,並以面磚﹝仿磚﹞,貼黏在混凝土牆面上,

1930﹝昭和5年﹞前後,最為流行,

重要的建築有中廣舊舍﹝1931﹞、司法大廈﹝1934﹞、中山堂﹝1936﹞。

DSC08823.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

   

1937﹝昭和12年﹞以後,台北古典式建築常使用的山牆、拱窗、柱子等幾乎完全消失,

開始出現矩形窗、水平線條,並且不避諱混凝土牆的裸露,這種表現個人理念的「現代建築」到中日戰爭爆發後,

逐漸減少。

重要的建築如台北電信局﹝1938﹞、行政院﹝1940﹞。

DSC08833.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DSC08813.JPG - 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下)

這些保存下來的建物見證了台北在當時曾經有過的面貌……..

無關乎歌功頌德, 只為了建築風格的本身;

時代已然翻轉 ,

至少在台灣是不會再出現如此一類的建築 ,

能僥倖保存下來的,

就當作是歷史的一頁吧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