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乾隆十二年(1747) 范咸重修台灣府志記載 : 初期今桃園一帶統稱『虎茅庄』,為當時淡水府下三十五庄之一,
概開墾前此一帶為茅草密生之地,故以名之。
虎茅庄時期所指稱的是,桃園在該時期為一初具雛形的漢人墾拓聚落,尚未出現大規模的墾拓。
根據縣誌上記載:
乾隆二年(1737年) 薛啟隆率眾自蘆竹庄南崁港登陸從事開墾虎茅庄,在乾隆十年(1745)漸近墾桃園附近,
並於此一地帶之中心地區,結茅屋數椽,漸次結為草店,與龜崙社化蕃交易,逐漸成一小街市,因移植桃花開放,
鮮麗絕美,始稱桃仔園。
乾隆三十九年(1774),續修《台灣府志》已記載有「桃仔園庄」這個地名。
桃園由一簡單的墾拓聚落,逐漸成為一個穩定的市鎮型,有其自己的商業設施及社會組織,
並為日後的在城鄉關係中的重要地位奠下基礎…….
隨移民而來奉為地方保護神是為開漳聖王,不過廟宇是直到嘉慶十八年(1813)才修成的,即今之景福宮。
除此之外, 尚有幾座寺廟 , 此次做一番巡禮 ;
桃園慈護宮,是桃園地區的媽祖廟,位於復興路257號,俗稱桃園媽祖廟。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由福建省游氏先民往湄洲天后宮,迎請海神媽祖金身護祐來臺。
咸豐六年(1856),是年發生天災地變,洪水,山崩並起,沖毀民宅無數,
本廟亦遭波及,廟構悉數傾塌,幸賴游氏後裔「群娘」冒險救出媽祖本像印信,輾轉流離至金瓜石、貢寮、
瑞芳等地施醫濟民,聖蹟昭著,遠近弛名。
光緒五年(1879),迎奉全尊至新竹廳桃澗堡中路庄程氏祖厝安座。
自神尊鎮駐斯邑以還;開基媽威靈赫濯,百禱百應,聖名遠播,遐爾同仰,信眾通及桃澗堡埔仔庄,
中路庄,八塊庄,小大湳等地,日治時期明治三十年(1897)地方士紳姚國興、林國濱等發起集金醵資於
桃園街中路段一七九六番地興建寺廟,隆祀神尊,依襲舊名「慈護宮」。
主奉天上聖母媽祖,供奉觀世音菩薩、註生娘娘、文昌帝君、地藏王菩薩、福德正神、
道姥元君(斗姆元君)、月下老人、武財神等神尊,是桃園市的信仰中心。
近年改建多次,廟貌莊嚴,與金山慈護宮締結為姐妹宮…….
文昌廟為早期桃園地區的文教中心。
同治六年(1867),李騰芳等人因集資不易而改變原先計畫,向桃園一帶的漳州人募捐,於現址築樓名為文昌廟。
到日本明治二十九年(1896),再由廩生蔡路等人募捐擴建前堂及左右廂廊,成為今日所見廟貌。
日治初期,一度以文昌廟暫充公學校(小學)校舍,並在此處設置「桃園文庫」,
增設圖書室,供民眾閱覽,成為桃園縣立圖書館的前身。
面寬五開間、進深兩進,中有天井,兩側為廊道,後殿有兩層樓,
樓下為孔子廟,供奉至聖先師孔子、魁星爺、關聖帝君,兩側配祀顏子、曾子、子思、孟子等四配;
樓上為文昌閣,供奉文昌帝君。
附近的中山路、南華街口有一間城隍廟。
西廟,位於中山路220號,又稱「佛祖廟」、「城隍廟」。
西廟原位於桃園古城的西側,所以稱為「西廟」,創建於嘉慶25年(1820),
關於這間廟的起源, 傳說不一,或說是林氏先民所建,供奉來自中國浙江普陀山的觀音佛祖,
一說是當時桃園墾戶總理姚蓋友在修築桃園古城時, 挖出許多無主墳墓,於是集資創建西廟,以祭祀亡魂。
民國39年(1950),桃園縣因無城隍廟,於是從新竹城隍廟分靈至西廟供奉,
廟內併祀觀音佛祖及城隍爺, 廟匾則改掛「城隍廟」。
相較景福宮、文昌廟的富麗堂皇,擁有一百八十多年歷史的西廟,彷彿已被世人遺棄般,
廟身凋敝, 破損嚴重,給人一種搖搖欲墜的感覺。
寂寥冷清中,卻散發著濃濃的古廟味。
廟門步口廊的左右牆壁鑲有幾塊石碑,其中有道光9年(1829)及光緒元年(1875)的古碑,
由於年代久遠, 其中一塊的刻字已漫滅難辨。
據說文化局在原址重建西廟。
或許下次經過時,西廟已是另一番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