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1721)朱一貴之亂平埔族七姓化番頭目衛阿貴率領七姓原住民九十五壯丁名支援清軍奏功,
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廷台 灣之府覺羅四明令全社按清俗雉髮、著冠履,並賜予錢、衛、廖、三、潘、黎、
金等七姓。
(舊照)
另又選擇「三山發而中立,二水分而交流;左岸獅頭,右屏鳳鼻」之地築 七姓祠堂,名曰「新社公館」。
依照習俗,非官者牌位不得居於廳堂中坐,因此主祀福德正神,配祀文武判旁邊再列出「特封義勇為竹塹
七姓化番」的七姓祖先神位。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由皇帝御賜「義勇可嘉」匾額,並建祠堂,命民為采田福地。
根據光緒四年重建采田福地新社公館所記載,有「義配食祖,番從采田」之句,采田及「番」字分開寫,
福地則為福德之地,表示「食邑不忘其祖」。
民國七十四年(1985)內政部核准為三級古蹟。
每年農曆的7月17日,七姓族人必在此聚會選舉董事管理公租,並舉行公祭。
3月16日和11月16日則是竹塹社傳統的春秋祭祖時間。
在組群布局上,屬於不完整的三合院型式,只有正身(堂屋)和左橫屋,而沒有右邊的橫屋。
屋脊採用台灣民間傳統的燕尾形翹脊型式,兩邊向上翹起,正面朝前部份有花草的剪黏,背面則以彩繪裝飾。
屋頂分前、後兩坡,與兩側的山牆密接,一般稱為硬山,全區覆蓋素燒的紅色瓦。
原有的牆身是由卵石構成牆基,再堆疊土墼的土磚構成牆面,至於土墼構的做法,
是選擇黏性較高的土,加入碎稻梗、稻穀、石灰、黑糖及水搗勻後,曬乾而成。
建築的屋身係由樑柱及牆身所構成,有著:柱樑構造、承重牆構造、二種混合式構造之形式,
采田福地由兩側的山牆承受屋頂重量,屋內又兼具柱、樑等大木構件,所以是兩種混合式構造。
采田福地為當地居民以客家語暱稱「番仔伯公」,是台灣唯一供奉原住民的廟宇,
也是台灣平埔族漢化歷史過程中的重要的一段記錄……
根據文獻記載,竹塹社原居新竹縣香山(舊地名番山),
後來遷移到舊社(今新竹市舊社里)。
乾隆十四年(1749)居住在舊社的社民,因竹塹溪(頭前溪)溪水氾濫,而遷至新社(竹北) 今址。
位於新社國小對面, 原本還保存著幾間古厝, 極其純樸…..
可惜最近往訪似乎已拆除。
周自超(1760-1813)生於竹北新社,早年隨父親讀書,因聰明穎悟,熟通經史,長於書法;又勇力過人,長於技擊。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鄉試中武舉;乾隆五十八年(1793)欽點一甲三名武探花,獲得功名後在新竹往北的大官道上,
興建大厝,豎立旗杆,以彰顯功名,鄉人稱其地為「旗杆厝」。
如今已不見旗桿厝 ,
僅留有周東興紀念館 ,
訴說新社周家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