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末年漢人初至芎林鄉開墾,建立公館作為拓展墾務之基地,並將所形成之聚落稱為公館。
後因見周遭九芎樹蒼蔚成林,故更名為九芎林。日治初期,聚落所在之行政區劃編為九芎林庄,地方人士認為
九芎與久窮諧音,遂去九字而改名為芎林大字。
芎林因地形特殊,形成許多大小聚落,而這些聚落會依當地的地形、動植物或當地的產業、組織及家族姓氏等命名。
其中以地形命名的「坑」、「窩」為最多見。「坑」是指短溝山谷而言,也就是客家人稱的「小溪」;「窩」則指淺山
地域之坑谷內,較寬的窪地,三面環山,一方開口的地形。
而每個聚落則依據區域特色,冠上一個名稱。如鹿寮坑因過去有許多梅花鹿,故得此名。
根據《台灣省新竹縣志》記載:
「頭前溪之下游:自上游之合流點起,西流至舊港海口之前,流域為新竹平原…….昔稱竹塹溪。」
其南岸起自竹東,沿荳仔埔、頭重埔、麻園肚等地,過新竹市北側,及 九甲 埔……。北岸沿石壁潭、芎林、上山、下山、
犁頭山等地(此段又稱九芎林溪),經三崁店、隘口、東海窟、十興……。溪水源源灌概田園,
其受益擁有面積約七千二百餘公頃……」。
芎林在整個頭前溪的文化扮演著重要角色……
上山、下山與三崁店、東海窟、隘口和六家地區得頭前溪之恩惠,有「新竹米倉」與「貢米」之封號。
嘉慶十七年(1812)鄭振先從廣東潮州揭陽縣率長子家茂渡海來台,入墾下山,道光年間事業有成(因養鴨致富)
,迄今有200年,耕讀下山,鄭家逐成為下山地區最大宗姓,子孫各有所成,累積相當的經濟實力,
並奠定鄭氏家族在芎林地區基層鄉紳的地位。
咸豐八年(1858)下山地區成立祭祀公業-鄭萬盛嘗,發展宗族組織,組織連莊團練,修築水利與維護圳路系統,
以及相關所有支出,目前鄭萬盛嘗至今還在運作之中。
鄭氏宗祠籌建於明治四十二年(1909);興建於明治四十三年、四十四年(1910-1911);
全部完工於大正六年(1917)。
鄭氏宗祠環境,北以飛鳳山、上山、下山、犁頭山 為背靠,環繞上、下山整個區域。
南隔頭前溪與金山面 相望。正符合中國傳統建築坐山面水,坐北朝南,山環水抱,前敞後寬的優越條件,
頭前溪,五座屋圳、下山圳於宗祠前後緩緩流過,灌溉這一地區的農田。
鄭氏宗祠不論是規模或建築的華麗程度均為芎林首屈一指的傳統建築,整體規模共有一堂五橫屋,
中央正廳部分為祠堂的祭祀空間,兩側的橫屋則為子孫居住的空間。祠堂不論在建築物的使用材料、斗子磚疊砌、
木雕裝飾、泥塑彩繪及屋脊的起翹上均表現優秀的匠藝。
李乾朗對此一建築曾大有讚賞,
可惜近年修建已折損許多舊貌精彩之處……
附近有一鄭宅, 門額為書帶草堂 ;
鄭宅的正廳,保存狀況還算不錯,幾年前應該重新油漆過,可惜的是右廂房變成鐵皮屋,廂房旁又有增建。
左廂房雖然也有改建,但依稀保留原樣,至少還看的到出簷的石條。
三合院的中庭,竟然還是石頭鋪的,這就很難能可貴!
相傳鄭氏祖先某年參加科舉考試時,祖宅四周的一種植物「書帶草」長得很茂盛,
放榜後果然高中,
後代子孫因此以「帶草衍派」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