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霧峰的林家宅園,又稱「霧峰林家花園」,為清代台灣中部最大的仕族,
早期台灣五大家族之一。
同治三年(1864)開始動工興建,林家古厝及花園總面積六公頃,共分成頂厝、下厝、及花園三大部分,
從頂厝、下厝至萊園就分別有七到八組不同的建築屋群,不但每棟建築內外結構具有獨特的藝術成份,
更為現今台灣規模最大的中國傳統式建築屋群。
萊園部份已納入明台家商校區範圍,近年學校將其改建為校舍,不過仍留下林家花園早期的木棉橋、
五桂樓、荔枝島、小習池等文人氣息濃厚的建築。
木棉橋是萊園十景之一,橋側原有木棉樹故得此名。
萊園入口處上有「自題五柳先生傳;任指孤山處士家」一聯,
原為萊園大門,此聯表現出園主淡泊名利之心。
林家花園位於明台家商內,佔地二甲七分,為台灣四大名園之一。
萊園距離林家宅第約有1里路程,建築結構宏偉、精緻典雅而且格局幽靜,東面的青山和九九山峰、西側小習池,
構成依山環水、花木扶疏的中國山水式的美景,故以「萊園雨霽」著稱,為台中十二絕色名景之一。
萊園之創設,為配合自然配置園林所興建,係一依山傍水無界線之自然配置庭園,
其園內之景物有五桂樓、考槃軒、夕佳亭、搗衣澗、望月峰、荔枝島、萬梅崦、千步磴、小習池、木棉橋等十景。
另外,尚有觀稼亭虹橋、社公祠、鐵砲碑、櫟社20年題名碑、林竹山頌德碑、林允卿銅像及林氏祖墳等點綴其間。
就配置方式而言,林家萊園與板橋林園迴然不同,後者人工多於天然,而萊園頗得自然山水之勝。
根據文物考據,于1887年建的步蟾閣,在1893年林文欽中舉後,再擴建成萊園,
直至1906年,再改建並更為五桂樓,建樓之初,為羅太夫人(林奠國夫人,林文欽之母)起居之用,
一樓為起居室,二樓則是羅夫人看戲的位置(舊時于飛觴醉月亭中演戲)。
而五桂樓一名,得自樓前種植的五棵桂樹,代表著對於頂厝五位堂兄弟( 紀堂、烈堂、獻堂、澄堂、階堂 )
富貴騰達的期望(桂音同貴),另有取自三字經中之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之意。
五桂樓以梁啟超曾在此地下榻五日而聲名大噪,被列為二級古蹟。
宣統三年(1910) 三月,梁啟超先生偕其女公子及湯覺頓來台遊歷 ,曾住此五桂樓,
梁啟超寄寓林家花園時,曾有詩「萊園雜詠」茲節錄數首於後:
萊園:
「人物自是徐孺子,由林不數何將軍。 稍喜茲游得奇絕,萊園占盡月三分。」
五桂樓:
「娟娟華月霧峰頭,汜汜風光五桂樓。 傳語王孫應好住,海隅景物勝中州。」
夕佳亭:
「小亭隱几到黃昏,瘦竹高花淨不喧。 最是夕陽無限好,殘紅蒼莽接中原。」
望月峰;
「望月峰頭白霧滋,南飛鳥鵲怨無枝。 不知消瘦姮娥影,入夜還能似舊時。」
萊園八景之一鐵砲碑,碑文中記載著清朝同治年間,戴朝春之亂攻陷縣城,彰化盜賊勢力強大,
其中四張犛憨虎晟擁有匪眾三萬六千人,把阿罩霧庄團團圍住了三天三夜,全庄的居民為了保護身家安全,無不誓死抵抗。
此時林公奠國和他的長公子文鳳公,率領著族人勇健者七十二人,依據險要地點以鐵砲還擊把眾賊打的落荒而逃。
阿罩霧庄村民得以安居樂業,免受盜賊蹂躪。
霧峰林家為了紀念這支鐵砲,於大正七年特別商請台南府城進士陳望曾先生撰寫碑文,並立石碑。
大正十年,林獻堂先生為了建立石碑基座,以當時最流行的洗石仔設置底座,並在石碑後面也以洗石仔
方式再刻一碑文以流傳後世。
霧峰林宅在九二一大地震中損毀非常的嚴重,幾乎全毀,現已積極搶修中,
萊園飛觴醉月亭為林宅建築群之一,地震後已整修完成,包括下厝正堂及宮保第等也都陸續整修完成 ,
最近在地震中傾圮的五桂樓也已重現完成 ,
萊園昔日的風華將再度地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