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寮」的地名,《雲林縣採訪冊》中記載:「社寮街,為社寮等處交易總市,又為往來南北及埔里社孔道」。
鄭時,有杜、賴二姓之鄭將,曾驅逐土著平埔族人而開墾此附近一帶地區,後來又與平埔族議和,並設置社商
草寮以進行交易活動,「社寮」之地名因此而起。
「社寮」庄內頂埔處有一甘泉井,
《雲林縣採訪冊》中對此井描述道:「甘泉井,在社寮頂埔,前福堂福康安駐大營邊,泉清而甘,大旱不涸,
前台灣總鎮吳光亮閱兵過此,飲而甘之,遂鳩工修築,四面皆環以石,因水甘,遂以甘泉名井」。
社寮,是個古樸、淳厚,具有農村特色的好地方。
「社寮」原本是台灣早期各社通事所居住民社的通稱。明鄭時代,鄭成功的部將驅逐原住民後,
於明永曆17年(1663),有閩省南靖、平和、龍溪三縣杜閩、杜猛、杜養、張劍、莊行萬等人,
渡海來此開拓墾殖,而後與番議合相處,設置社商的草寮,跟原住民從事交易買賣,
「社寮」之名由此而來。
清朝初期,漢人拓荒的腳步深入水沙連社及阿里山社接壤的濁水溪流域,設立許多就地合法的官莊,
而在「前後埔仔四莊」及「水底寮三莊」兩個「甲頭」中,社寮是七莊中不顯眼的小莊,並設有溝通漢人、
原住民的公廨。
至乾隆年間,社寮便成為南北道的重要渡船頭,漢人移墾聚集愈來愈多,乃躍居首莊的地位,
號稱「社寮十莊」,改設正、副總理,專責處理地方事務,
社寮社區是竹山鎮上歷史建築密集的地區,包括陳姓祖厝、莊氏家廟、張貢元宅第等,
都是極具特色的古厝建築。
莊氏家廟是走訪社寮人文史蹟不能漏掉的歷史建築。
家廟佔地約80坪,基地僅40坪,屬閩南風格木結構為主的三合院建築,
建造年代約於日治大正14年(1925),約有80年歷史。
綜觀社寮莊氏家廟最大的特色是保留完好的彩繪,為既非顯貴官爵,亦非巨富豪門之建築樣式。
照其規模推算,莊氏之祖先應當是一地方之開發較有成就者,可謂其為一莊之地主或業戶者,
務農而略通詩書,所以,其風度氣質表現於建築的傳統木雕與彩繪上,是富態而能守住農家
篤實純樸之本色的格調。
據資料得知: 莊氏家廟原是木材商莊概的家宅,推斷創建於日治初期(大正14年);
建築形式為閩南式風格的,且木雕完整漂亮約有80多 年的歷史。莊氏家廟為一座東北朝西南,
建築規模為傳統的三合院形式加一院門的建築物。
可惜門樓已於921地震中傾圮 ;
莊氏家廟是地震受損較輕的古厝之一,主體結構無損,主要木雕依然完好,為其屋頂受損後,莊家以
立刻改用現代材料修復,不復昔日古意。
簷廊部位門扇上的雕刻、疊斗式木構架以及垂花等位置的雕刻裝飾,可以說是該建築物相當精采的部位,
至今仍保存良好,雖然上面 的彩繪已經脫落但仍在華麗中透露著古樸的風格。
在九二一地震中,
莊氏家廟的右護龍受到嚴重的破壞,
傾圮後的右護龍至今尚未修復,甚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