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9732.JPG - 泉州天后宮

泉州天后宮始建於宋慶元二年(1196),初名「順濟廟」。明永樂五年(1407),鄭和奏請重修順濟廟,

永樂十三年(1415)再次重修,並更名「天妃宮」。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感念媽祖有助清兵攻取台灣,

更廟名為「天后宮」。

DSC09721.JPG - 泉州天后宮DSC09722.JPG - 泉州天后宮DSC09725.JPG - 泉州天后宮DSC09724.JPG - 泉州天后宮DSC09726.JPG - 泉州天后宮

泉州天后宮坐北朝南,占地1.8畝,是典型的閩南建築風格。

中軸線上為照壁、山門、正殿、寢殿、梳妝樓等主體建築,中軸兩側分布著東西闕(鐘鼓樓)、東西廊、

東西軒、涼亭、齋館等建築。

其中寢殿、東廊和涼亭為明代建築,正殿、石刻為清代物件,山門於1990年重修。

DSC09746.JPG - 泉州天后宮DSC09729.JPG - 泉州天后宮DSC09728.JPG - 泉州天后宮DSC09727.JPG - 泉州天后宮

泉州天后宮是海內外建築規格最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

台灣和東南亞的許多媽祖廟都是從這裡分靈的,所以又有溫陵天后祖廟之稱。

DSC09747.JPG - 泉州天后宮DSC09740.JPG - 泉州天后宮

泉州天后宮,坐落泉州市區的南門天后路。這個地方距離宋元時代很出名的「聚寶街」很近,

距離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刺桐港也很近。

天后宮之所以建造於此,緣于媽祖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DSC09735.JPG - 泉州天后宮DSC09731.JPG - 泉州天后宮DSC09732.JPG - 泉州天后宮DSC09744.JPG - 泉州天后宮DSC09743.JPG - 泉州天后宮

媽祖原名叫林默娘,出生於莆田湄洲島。在宋元時期,莆田屬於泉州府的轄區。

媽祖生於北宋建隆元年(960) 三月二十三日。

根據史料記載,林默娘十六歲的時候,「窺井得符」,得到仙人的指點,

從此經常在夢中飛到海上,去拯救遇到風浪的船民和香客。

相傳 987年九月初九,林默娘得道成仙。

DSC09737.JPG - 泉州天后宮DSC09742.JPG - 泉州天后宮

據初步統計,全世界有四億多人信奉媽祖,在大陸有將近一千座媽祖廟,在台灣也有八百多座媽祖廟,

這些都說明了媽祖信仰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力。

DSC09738.JPG - 泉州天后宮DSC09741.JPG - 泉州天后宮DSC09745.JPG - 泉州天后宮DSC09730.JPG - 泉州天后宮

天后宮前有一個山門,東西兩側有一座鐘樓和鼓樓。

山門背後有一座古戲台,再往前就是供奉媽祖的正殿。正殿的東西兩側是兩座長廊,沿著長廊走過水池,

就能看到一個梳妝檯。

DSC09733.JPG - 泉州天后宮DSC09736.JPG - 泉州天后宮DSC09734.JPG - 泉州天后宮

根據歷史記載,天后宮有山門、正殿,本來還有一座後殿,兩個走廊、戲樓、齋館,

以及東西軒。

如今的天后宮的結構基本保留了過去的樣貌。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