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二年(1087 ),宋朝政府在泉州設置福建市舶司「掌蕃貨、海舶、征榷貿易之事」,推動刺桐港對外貿易。
到北宋後期,泉州的對外通商貿易已涉足31個國家和地區。
南宋時期,皇室偏安,泉州距杭州較近,所造海舶船身
巨大,設備齊全,乘航平穩,加上舟師水手善於識天象,辨水道,並用指南針導航,所以海舶一直稱雄於海上,
成為南宋政府海上交通要地和重要的經濟補給來源。
據《諸蕃志》記載,泉州其時已與海外58個國家和地區有通商往來,
「漲海聲中萬國商」,使刺桐港 進入一個空前繁榮的時代。
元代,政府仍襲用南宋之法,在泉州設市舶司。
至元十八年(1281)還特地作出規定:「商賈市舶物貨,已經泉州抽分者,諸處貿易,止令輸稅,不再抽分」。
使泉州港居於特殊重要的地位,泉州也在此時取得「東方第一大港」 的美譽。
明初,明朝政府改泉州路為泉州府。為推行朝貢貿易,於洪武三年(1370)設福建市舶司於泉州。
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鄭和七下西洋,促進了朝貢貿易的發展。泉州又復設市舶司。
但由於官營的朝貢貿易須大量賞賜絲綢、銅幣等,得不償失,至成化六年(1470),朝貢貿易維持不下去。
成化八年福建市舶司由泉州遷置福州。
從此,泉州對外貿易一蹶不振。
明朝後期,泉州人相繼成批出國僑居海外謀生,促成了泉州海外經商貿易。
保存完整的連排式騎樓建築商業街——泉州中山路正式躋身為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
據介紹,泉州中山路建於上世紀20年代,全長約2.4公里,一直是泉州重要的經濟文化街。
中山路沿街廊柱式騎樓濃縮了南洋式建築精華。
泉州中山路的建築既保持了閩南傳統特色,又糅合了南洋風格,是泉州人民和海外僑胞情感相系
、血濃於水的實物體現。
是泉州籍僑胞尋根謁祖、思鄉、愛國的親情信物,是僑鄉的象徵建築。
泉州所實施的都市計畫即為「舊城改造計畫」,其施行的時間為1922 年,主要於中山路段進行「騎樓式」
街屋的興建,約於1940 年大致完成建設,
隨後日本侵華,導致泉州城區建設停滯,也相對致使「騎?式」街屋的興建停止。
使得大多數的「騎樓式」街屋興建時限都在1922~1940 年之間。
騎樓式街屋在十九世紀初東南亞英島海峽殖民地,如新加坡、檳城、香港等華人地區即已醞
釀發展,並藉由殖民地統治的影響以及海外華僑的遷徙平行移入中國閩南地區。
據目前文獻的刊載,新加坡是最早經由法規而率先建設騎樓式建築的國家之一。
在中國華僑的推波助瀾之下,將騎樓建築推廣至原居僑鄉地,亦使得騎樓普遍存在於東南亞
及中國南方沿海城市之中。
而泉州乃為著名的僑鄉之一,
泉州中山南路上的「騎樓式」街屋大多是經由外鄉僑匯集資興建而成。
華僑藉由回鄉投資房地產並建設騎樓街屋,展現出一種光宗耀祖及炫耀鄉里的心態,
但當時由於泉州地方工匠並不熟稔此種西式牆面的做法,華僑遂憑著記憶將僑居地的建築樣式及設計圖紙
平行輸入泉州,或是聘請國外建築師設計,並結合當地工匠、與建築技術、材料,
從而構築出屬於泉州的街屋,形成另一股特殊的泉州文化。
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目前泉州中山南路的店面經營項目仍是以主要以日用品業批發為多;
依序為服務業、加工、製造業、運送業、飲食業等,其商業經營方向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