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有阮文錫等人記載魯王薨於金門且葬於當地,林樹梅也認為魯王應葬於金門城東,
於是前往古崗湖一帶尋找。
據林樹梅「歗雲文鈔初編」(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藏本)卷五「前明魯王墓圖記」文中所述,
是於道光十二年(1832)春二月在在金門城東找到了當地人稱為「王墓」的魯王之墓。
(PS: 現已證實林樹梅當時的發現是個誤會。魯王的真塚與壙誌,是遲至民國48年國軍開山採石時才於
「漢影雲根」石刻附近發現。
至於林樹梅找到的「王墓」,經民國71年發掘考察之後,已另名為「宋元豐命婦之墓」)
當林樹梅找到這座他認定的「魯王墓」,隨即通知當時擔任分巡興泉永海防兵備道之周凱,
請其對該墓採取清界禁樵等保護措施;
之後周凱又為這座「魯王墓」立碑,自作記文誌記發現經過裨後人知之。
該墓位於金門城東門外,為清道光十六年(1836),金門名士林樹梅按沈光文輓魯王詩序尋得。
據報,福建興泉永巡道周凱定為魯王墓,林樹梅並為此寫下『修前明魯王墓即事』詩。
抗戰期間,並建有蔣中正所題的『民族英範』碑亭。
一百年餘來衍誤傳說,至1959年偶然發現真冢、出土壙誌,方知舊墓的為假墓。
1959年金門構工部隊[2] 於舊金城東炸山採石,意外在西紅土一巨石前挖得一三合土砌成的墓壙,
長250公分,寬140公分,墓碑高120公分,露出地面20餘公分,碑面平滑未刻一文,後發現「皇明監國
魯王壙誌」八字及全文石碑後交由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博士研考,才使得魯王真塚重現人間。
1959年冬,蔣中正巡視金門時指示金門縣政府在太武山小徑建築新墓,
於1963年2月4日舉行安葬典禮,此即小徑魯王新墓的由來。
而林樹梅所疑的魯王墓於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經黃典權及王啟宗兩位教授的監督發掘,
依出土文物宋代元豐通寶等物考證出可能是宋代朝廷大臣眷屬之墓,建造年代應當在宋神宗元豐年間,
相當於1078至1085年之間。
目前看起來 , 墓已非重點 ,
反倒是周凱的立碑 , 反成為重要的文物 …….
魚訊外送茶外約(小可) 52964.la
line: desiresex
台北,台中,桃園,新竹,台南,高雄
學生妹,日韓妹,俄羅斯,模特兒
魚訊外送茶外約(小可) 52964.la
line: desiresex
台北,台中,桃園,新竹,台南,高雄
學生妹,日韓妹,俄羅斯,模特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