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的臺北城市規劃,相當程度上是參考歐洲大城市的經驗,
特別是拆除舊有城牆,擴大城市發展區域的概念。
自17世紀以來,像是倫敦、巴黎、維也納、柏林與阿姆斯特丹等
城市,先後拆除城牆,進而重新整頓城市。
臺北在拆除舊城牆後,決定鋪設四通八達的街道。
日治總督府民政局臨時土木局主要仍依循舊規,依照城內傳統布局
規畫新道路,例如延長北門街(今衡陽路),特別是向南擴建,成為
貫穿南北城區的道路,南段部份則為文武街。
至於作為城市中軸線的府前街(今重慶南路一段),
如今貫穿整座城市。此外,也鋪設許多東西向道路。
使傳統上以軍事防守為出發點的城市,轉變為注重交通需求
的現代化城市。
至於城內街區,當時的規劃邏輯,是將整個城市依照「街廓」劃分,
成內共畫出52個街廓。受限於舊有街道、建築並不成正角對稱,
新街廓的外型往往也呈現各種不對稱矩形、不對稱多邊形。
以街廓為單位,新城市也發展出與清代沿著街路兩側發展的線性模式
截然不同的樣貌。
此外,在建築材料上,臺北官廳集中區也有其獨特之處:
許多建築大量運用紅磚。由松崎萬長與渡邊萬壽設計,在1908年
完成的臺北鐵道飯店,是當時最有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國史館的前身為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
是台灣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轄下之機關,設立於1924年,其經辦業務
範圍龐大,除鐵道部之外的交通事業皆屬遞信部負責,包含全台之電信、
郵政、儲金、匯兌、簡易保險、郵便年金、航空等監督和規劃業務。
1895年5月21日,臺灣總督府設有民政局遞信部,
通信課及鐵道課。
1897年11月,通信部廢止,改設民政局通信課。
1898年6月,民政局改名為民政部。
1899年11月,通信課的鐵道掛獨立為鐵道部。
1924年12月,遞信局和鐵道部合併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
局內分為總務課、道路港灣課、鐵道部、遞信部,遞信部內分為
庶務課、監理課、為替貯金課、工務課、海事課,管理各地郵便局、
無線電信局、燈塔,測候所改由內務部管理。
1998年被公告為中華民國古蹟。
交通部於2006年11月10日遷出後移交國史館使用至今。
2010年4月29日,國史館本部(台北館區)自新店遷入。
目前作為國史館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