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有許多衍派和堂號。
清河郡望或清河堂,源于張揮封地青陽,後改為清河,唐置清河縣來。
百忍堂則源于唐張公藝九代同居,唐高宗親到其家了解和睦相處秘訣,張公藝連寫100個忍字,
歷史上傳為美談。
張揮95代孫,即張良16代孫張,仕晉封壯武公,其裔孫由吳郡經浙江紹興鑒湖入閩居晉江張林,
為福建泉州張氏始祖。其後裔張延魯,據明成化十年《金門青嶼張氏族譜》載︰
盈公生昭公,昭公子二︰長延齋,居五店市湖中;次延魯,居泉州大寺後,子鏡齋。
鏡齋生九子(仁、義、禮、智、信、恭、敬、遜、讓),分支晉江、南安、惠安、安溪、
德化、同安、漳浦、雲宵,子孫眾盛,文武科第,發展為泉州各縣望族,人丁科甲昌盛。
晉江張林祖祠內有兄弟進士、父子進士、三代進士等20多方匾額,
被稱為儒林祖祠,遂有儒林派之稱。
宋末泉州張均正來浯定居青嶼,後代子孫顯貴,遂有青嶼張氏族人聚居的村落。
青嶼村屬於金沙鎮官嶼里,其下轄官澳、青嶼、塘頭三個自然村,
其中以官澳青嶼最大,因此就取官澳的「官」和青嶼的「嶼」兩字為村名。
民國88年,本縣行政區名改制,鄉下設村,鎮下設里,故改為官嶼里。
嘉靖三十八年(1558),倭寇刧掠金門青嶼,殺戮蹂躪極慘,擄民勒贖。
青嶼是一個張姓單姓聚落,在明代有一段輝煌的歷史,
青嶼張氏宗祠曾被敕為「褒忠祠」,族人也以「忠勤世第」為堂號,其恩澤之盛,閩所未有。
金門有一個俗諺:「官澳宮,青嶼祖厝」,意謂官澳的龍鳳宮最富麗,而青嶼的張氏家廟最堂皇。
金門全境共有七座張姓祠堂,除了列嶼鄉(小金門)後宅的張氏祖厝已經傾圮外,
另有五座分布在金沙鎮,一座在金寧鄉,而最具代表性的就屬金沙鎮青嶼的兩座張氏宗祠。
青嶼張氏家廟始建於明正統五年(1440),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
其間在青乾隆五十九年(1794)重修一次,這一項修葺紀錄可以從張家保存的一塊十分珍貴的
「磚契」上,找到證明。
張氏家廟最早叫做「重恩堂」,是張家裔孫早年自立的堂號,
現在的張氏家廟祖龕上,仍然高懸一塊重恩堂的匾額。
宗祠俗稱「祖厝」,亦稱「家廟」、「祠堂」,源自於商周封建宗法制度,是各姓氏奉祀其祖先神位
的一種傳統式建築,書經太甲篇:「社稷宗廟,罔不祇肅」,禮記曲禮:「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庫廄為次,居室為後」。
不過在先秦時代,僅有天子、諸侯、大夫及士等階級,才可以建宗祠,一般庶人是不許有宗祠的。
漢唐以後,百姓興建宗祠祭祀祖先的風氣才漸開。
在金門現有各姓氏宗祠中,論規模之寬廣,要數青嶼的張氏家廟為最,
不論是它的外觀門面,或是內部格局,都稱得上宏偉壯觀。
青嶼村的張氏家廟,除了屋內廳堂高屋子 寬,彩繪華麗,屋頂上圓圓的筒瓦和彎彎的板瓦,
用來區別官家和民房的身份。
而屋頂上的筒瓦左右對稱,筒瓦越多表示身份越尊貴。而龍,是天子 的象徵,
家廟前的蟠龍石鼓為四爪蟠龍,刻意有別於五爪的真龍天子。
近來文化部已將改建後的青嶼張氏家廟,以不符「表現地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
從歷史建築名單中刪除。
經過委員實地勘查及審議,文化局通過指定將前甲張氏宗祠傳統建築為古蹟。
以取代已然改建的張氏家廟…….
油彩盡脫的木雕作品, 更顯其古拙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