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鎮的地點於屏東縣的西端,與琉球鄉隔著台灣海峽。
最早的東港並不是在東港溪的南岸,而是東港溪的北岸也就是
現在新園鄉鹽埔村;而現在東港鎮的位置,在以前是一片
沒有人居住的濕灘地。

而東港鎮的由來,最早是為平埔族「放索社」的聚居地,
明末清初時,福建泉州、漳州的民眾陸續移入,
港口因位於定居地東邊,故稱之為「東港」。


清康熙58年(1719),東港歸轄於鳳山縣港西里,
後來因為屢次遭到東港溪山洪和海浪侵襲,居民被迫東遷至
現在的區域,也就是東港溪東岸。

光緒20年(1894)至日治時期,東港行政區域的劃分時有變革。
大正九年(1920)10月1日,原堡里鄉澚之行政區廢除,街庄社改為大字,
而街庄合併為高雄州東港郡東港街,轄域內分為東港、新街、內關帝、
大潭新、南屏、下廍、三西和等7個大字。
戰後,民國39年(1950)才改屬屏東縣。

東港街區東北墓區內有數座石姓墓園。

文史資料卻無此地石姓大戶人家資訊,

有待深入研究。

按 : 談福建石姓,不能不提同安石氏。

原因有二:其一,同安石氏在福建石氏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後裔不僅散處福建各地。

其二,同安石氏在宋代科甲簪纓,聲名遠隆,

當時地處同安西部的石氏與地處同安東部的黃氏並稱望族,

時人有東黃西石之稱。


位於同安西部的高浦是石氏在福建的較早的居住地之一。

高浦在宋代又稱鶴浦,屬泉州府同安縣轄地。

今天的高浦或許不為人所注意,因為她只不過是廈門西海域

北部半島上一個不起眼的漁村而已,

但在宋代,石氏居住的高浦,

被稱之為同邑名區( 《同安縣志》),

在同安一帶很有名氣。

石氏遷入後,在高浦聚居十代,子孫繁衍。

自五代至南宋二百年間,這一支石氏共出了十多位進士,

發展成為閩南大族。

該墓主人石詢祥查無資料,

孝男石得水

亦未有相關資訊……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