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石獅地名,源於今寬仁鳳裏庵--石獅亭。
隋代之前,此地尚為荒蕪,因有一條永寧沿海鹽場通往泉州的大路在此庵前經過。
鳳裏庵前建一石亭,內有觀音坐像,外有一對石獅子,民間俗稱石獅亭。
人們常相約在此聚會,久而久之,石獅亭就成地名,
在清代官方文書、私承族譜等文字中均有石獅地名之記載。
鳳里庵,又稱觀音亭,建於唐貞觀年間(627- 648),歷經九度重修,現有拜亭、前殿、中殿、方丈室、
知客室、齋堂、花苑等。亭前一尊隋朝流傳下來的石獅子,為石獅發祥聖物。
附近地帶,也稱為觀音亭下。
相傳明朝洪武年間,江夏侯周德興為籌建永寧衛城路過石獅亭(寬仁)時,
發現這座觀音宮正好坐落在鳳穴之上,而西面就有一座小山崗。
該角落的許氏始祖于元朝末年由晉江石龜移居龜湖鳳凰山,
明代洪武年間由第十二解元昌朝公之子龍泉移居於此。
因來自龜湖鳳凰山,故村名為鳳山。
該地段為石獅市市區最高山坡地,故又稱為山上。
鳳里街道地處石獅市區商貿繁華中心,
1993年07月成立的鳳里街道以石獅鳳裏庵觀音亭為中心,面積3.98平方公里,轄五星、新華、大侖三個行政村
和東村、後花、寬仁、館頂、仁裏、新華、華南、華侖八個居委會。
1997年,轄東村、後花、寬仁、館頂、仁裏、新華、華南、華侖八個居委會和大侖、五星、新華三個行政村。
穿梭在觀音亭後方的巷弄之中,其實還保存著不少的古民居建築;
從古厝的門額上來看,大多是許姓人家……….
其中位於龍泉巷盡頭的古厝,更有其可觀之處。
導航資料上說是五星遜情古厝,只是搜尋相關資訊並無收穫。
( PS : 這龍泉巷是否正是紀念移入此地的許氏先祖龍泉公 ?
那麼這古厝應該就是許氏古民居建築群吧 ? )
資料上提及於該處有一個台籍舉人許獻琛的墓,
據說舉人許獻琛墓位於石獅市鳳裏街道五星社區轄區山上村地界內,
現墓地基本保存完整。
按 : 許獻琛 (1862-1921) 諱武蔭,字韞玉,號璞山,祖籍石獅五星村,清同治壬戌年(1862) 出生於台南。
許獻琛出自書香門第,自幼聰慧。曾祖父基創分別於乾隆、嘉慶年間攜眷渡臺,例授文林郎加贈奉政大夫,
其祖父克勇和父親紹然,居住台灣亦均授此職。
光緒庚辰年(1880),19歲時在台灣中秀才,24歲才學出類拔萃。
33歲時在台灣參加甲午科(1984)考試,中式正榜舉人,
欽加同知銜選用知縣,敕授奉政大夫,贈文魁金匾。
甲午戰爭翌年,台灣遭割地之變,許獻琛不願當亡國奴,毅然攜眷返回故鄉山上村。
1898年,37歲的許獻琛赴京應試,不幸途中患眼疾而返。
之後在石獅城隍廟附近開設小天臺耳科診所,採用中西藥治療耳疾。
經常免費為窮苦民眾治病,深得百姓擁戴。
1920年,發動鄉賢們一起創辦五社小學,既任校長又當教師,致力於家鄉的教育事業。
卒于1921年,享年60歲。
因行程匆匆, 並未刻意去尋訪, 頗以為憾事。
加上附近館頂另有一紀念施琅的南圖雨露坊也未一併走訪,
也許下回會再來一趟鳳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