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遷徙至南洋的華人,回鄉所建的洋樓,被俗稱為「番仔樓」。
一群熱愛閩南文化青年組成「南門七號文創園」,他們從永寧鎮的眾多「番仔樓」當中,選出最具有代表性的20棟,
希望經過網路票選,讓大家認識這20棟「番仔樓」,
(泉芳樓)
據說永寧有六座代表性洋樓,
亦即有寧東楼、養浩楼、云閣楼、漢林楼、尊良楼、迎薰楼。
番仔樓 是一中西合璧的閩南(特别是泉州)民居建築。
番仔樓是閩南一帶對於洋樓的稱呼。洋樓的形成主要是僑民希望利用不同的空間語彙表現他們逐漸竄升的
社會地位,他們在南洋看到了英、法等殖民地者所興建的一些建物,輾轉將設計藍圖、繪畫或照片帶回金門,
加入自己的想法,告訴本地的匠師,在一連串的消化及理解當中,揉合地方的特色 ……..
番仔樓多為民國時期,由閩南的南洋歸國華僑所建,因為建築樣式中西合璧,與閩南傳統古民居截然不同,
且建築材料多為南洋直接運输而来,故被稱為番仔樓。
番仔樓集閩南傳统古民居與南洋建築的優点,因設計建築時的想法各異,工艺价值高,
各種石雕、磚雕、彩畫、拼磚、灰塑等讓人驚嘆,是閩南僑鄉的一颗颗建築瑰寶。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簽訂《南京條約》,不平等條約更打開了自給自足的閉關鎖國政策;
此時,屢有閩粵華人透過通商口岸出洋謀生。
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簽訂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第五條〉的規定:
「凡有華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國所屬各處,或在外洋別處承工,俱准與英民立約為憑,無論單身,或願攜帶家屬,
一併赴通商各口,下英國船隻,毫無禁阻」,出洋既取得了合法的程序,大量華工藉由商口岸前往海外。
(迓春暉)
從1840年代起至1949年以前,海外華人的出洋,有兩個特點,
一為以前往地區來看,南洋 最多(「南洋」一詞,是地理名詞,定義相當模糊,範圍亦無嚴格的限定,
不過其意義相當今日的「東南亞」一帶。
永寧地區的華工大都前往菲律賓發展,即至今日,都還有同鄉會的存在。
單棟二樓化的「五腳基」洋樓(番仔樓),是所有洋樓類型中最多的一種,也是最常見的形式。
其特色是在正面外廊築有列柱,或為平樑、圓拱或弧拱,二樓及屋頂女兒牆部份建有欄杆,並有山牆裝飾。
(濟陽)
這種「大厝身二樓化」的過程,視基地面積的大小,決定厝身的空間形制。
基地面積夠大,則將傳統建築的大厝身至少維持在九架的進深,並隔成「一廳四房」的平面佈局;
若基地面縱深不夠,則大厝身以小於九架的方式隔成「一廳二房」,再以柱列元素搭配圓、弧拱,
營造五腳基形式的外廊空間。
獨棟的五腳基,外廊(陽台)取代了傳統民宅的天井,
使之成為農漁家務勞動及休閒生活的空間。
(董雲閣故居)
番仔樓以閩南泉州数量及精品為多,番仔樓不僅建造精美,并且富含華侨南洋打拼的辛酸血淚,
每一棟番仔樓背後都有一段下南洋、抗戰、國共對峙、文革等的故事。
永寧以豐富的番仔樓樣式及内涵作為這方面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