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6214.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

地處晉江南端圍頭角西坡的塘東村,村中保留有一幢幢排列有序的大屋頂、高屋脊,

門路有精美磚石雕刻的明清時期的紅磚古厝外,還有大量民國時期的番仔樓,以及

解放初期時修建的石構民居…….

DSC06209.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DSC06207.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

塘東蔡氏屬青陽衍派。據譜牒記載,“用明公開基青陽蔡氏為第一世祖,傳至第九世有兄弟四人,

其第四蔡仲寶分居泉州新門外蔡莊,第十三世蔡起東分居大侖。

至第十六世有兄弟三人,長日侖山,居大侖;次日梅林,分居型厝前埔;

三日我東,名三,號楊梓,即塘東始祖,以我居塘之東故名目我東。

 

DSC06208.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DSC06206.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

 

蔡我東于宋末,即西元1260年左右,從大侖移居楊梓坑,又徙居玉獅(即東井)

娶英林洪氏,生二子:長玉山,次洪基,誅茅辟土,拓地建屋于池塘之東,傳衍子孫,故村名塘東。

 

DSC06215.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DSC06217.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

 

 塘東地處晉江圍頭半島西南海濱,東面、北面為丘陵山坡,西、南瀕海,

由於山地瘠薄,人口增多,收成難以糊口,生活大多窮窘。明清以來多有漂洋過海,往呂宋、仰光、安南謀生者。

明末清初,又有大批移民往臺灣墾拓。

20世紀70年代,僑屬佔80%以上的塘東村又有不少僑眷申請赴香港、澳門定居。

DSC06219.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DSC06216.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DSC06218.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

 

1996年統計,自蔡我東開基以來700餘年,該村蔡氏傳至27世,人口3300余人,

而旅居國外的華僑華裔和臺、港、澳同胞近兩萬人。

 

DSC06221.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DSC06224.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

還不算歷代析居於沈前埔、楊宅、岑張、劉宅、圍頭、泉州洛陽、南安溪南、大嶝田頭、

廈門劉坂呂厝、金門等地的傳裔。

可見其人丁之興旺……..

 

DSC06212.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DSC06214.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DSC06213.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DSC06220.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

 

漫步在塘東村街頭巷尾,你會發現,村中的每條道路旁,都會立一功德碑,

上面寫著這條道路是由哪位華僑捐資修建的。

不僅如此,塘東村的許多公共設施及場所,大多為海外華僑捐資修建的。

 

 DSC06211.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DSC06210.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

 

塘東村是著名的僑鄉,早在明代就有不少族人前往呂宋、仰光、安南謀生。

清光緒初年,鄰近的西資岩寺修葺,寺僧曾往呂宋募縁,從塘東華僑處捐得瓶滿鉢流,回來好好地整修了一回寺院。

民國年間,尤其是抗戰期間,更多村人前往菲律賓,掙回大筆外匯,

活躍了家鄉的經濟,建起一幢幢二層、三層中西結合的番仔樓。

 

DSC06251.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DSC06252.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

 

近些年來,海外僑胞更是熱衷公益事業,捐資修建了學校、碼頭、體育館、菜市場、休閒公園、

宗祠寺廟、雨亭、道路等,為支援家鄉建設做了不少事。

 

DSC06245.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DSC06244.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DSC06246.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

 

 

蔡本油是塘東著名旅菲華僑,早年家貧,

旅菲發家後,不忘鄉鄰,捐款支援家鄉建設,做了不少公益事業。

 

DSC06183.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

 

 

 

 蔡本油在村中建有兩座樓房,座北朝南並列而立。

東邊一座建於1922年,是五開間二落樓房,佔地1020平方米,底層石砌裙堵、櫃檯腳,紅磚面墻,

門廊前一列並排8支紅磚方柱,柱頭疊澀,各砌成拱形頂、冠形頂。

 

DSC06185.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

 

西邊一座為三開間二層樓,磚石木結構,單塌壽,紅磚鏡面墻,安白石方窗,石砌櫃檯腳與裙堵、

腰堵多雕刻,石構門路構件雕刻尤其精美。

 

DSC06186.JPG - 塘東  番仔樓建築

 

兩座建築前面有寬闊石埕,是一座典型的番仔樓。

 

其他沒有告示牌的番仔樓散佈在村落的角落,

其獨特的風采其實不亞於前者;

 

只是不廣為人所知罷了。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