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居住社址,現今北投地名乃源自平埔族北投社之名。
根據史料記載,生活在北投社的平埔族人,因為清代漢人的大量移入,生存空間大為縮小,在清末時期
居住在三層崎(頂社)的平埔族人,在日治時期因為日本政府看上該地區有品質不錯的白土,乃以不合理的低價
強制收購土地,頂社居民因而被迫移居中社(現政戰學校)、番仔厝(現十信工商對面)或移出北投。
移至中社的平埔族人又因日本政府的興建跑馬場,又再度被迫搬離,
至此番仔厝一帶遂成為北投社僅剩的部落,雖然至今番仔厝的地名仍在,但居住其中者以漢人為主。
北投番仔厝位於大業路以西,捷運北淡線以東,十信工商對面,
這是平埔族嗄嘮別社原址之一。
關渡地區最早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所居住的地方,附近的嗄嘮別、八里坌、北投等地都是他們的族社,
明末崇禎二年(1292),西班牙人佔據台灣北部地區,稱淡水河為kinazon,稱淡水港為Cacidor,
當時淡水河與淡水港的分界就是關渡;
在1642年取代西班牙人的荷蘭人,僱用凱達格蘭族的金包里社、北投社族人上山開採硫磺,及
抓當時台灣數量眾多的梅花鹿,一年外銷十萬張鹿皮,
因此,當時的關渡就是運輸產物外銷的重要港口,這樣的景象,維持了數十年,
直到滿清末年才因不斷遭受西方列強侵略,國力漸失,加上官方實施「海禁」政策,造成民間交易情況不如當年。
平埔族生活主要以漁獵和狩獵為主,土地拓墾有限,
清代早期漢人於北投地區所建立的莊,仍多以此地平埔族原社名來稱呼。
康熙末年至乾隆年間,大規模漢人移民湧入臺灣,乾隆五年(1740) 已出現北投莊、奇里岸莊、瓦笠莊、關渡莊等漢人聚落。
隨後,絡繹不絕的漢人便陸續前來墾闢,北投的發展也逐漸從採硫轉而成為農村聚落,
此種轉變可說是自清代漢人拓墾臺灣北部的歷程。
北投地區早期漢人移民祖籍地及區域分布,在平原地帶漳泉移民混雜,但又以泉州同安人為多;
山區頂北投、竹子湖區域,則以泉州安溪移民為多。
嗄嘮別 區域涵蓋今智仁、文化、豐年、稻香、桃源、一德、關渡等七里其以牛磨坑溪與北投為界,
清代時該地以東為漢人處,以西則為平埔族人。由溪頭至溪尾皆為番社,分別為頂社、中社、下社。
因此牛磨坑溪又有番仔溝之稱。
頂社,又稱三層崎,址位今貴子坑休閒活動區,水咚咚瀑布附近。
中社,指今智仁里及國防大學復興崗校區北面一帶。
下社,址位今豐年里和平路二段以西捷運線兩側,居民以何、潘兩姓為主。
在北投中央北路小巷內,過了桃源國小後,有一處小山坡可以靜靜遠眺大台北美景,
這就是— 嗄嘮別公園。
沿著步道往上走,設置有櫻花步道及賞蝶步道,在置高點處有一座涼亭,沿著步道系統剛好可以環狀走完一圈。
很喜歡這裡的山坡地,恣意在停留在山坡上就能飽覽整個關渡平原的景觀,
就連台北市區、台北盆地周邊山系也清晰可見。
來這裡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必上到陽明山,就能觀賞台北夜景,幾個重要的地標,
像是101大樓、新光摩天大樓、北投焚化爐、捷運北投機廠及社子大橋,都能一一映入眼簾。
其實這塊地在之前墓仔埔,之後經過遷葬及美化成為一處都會公園;
也是當地居民平日散步、以及晨昏運動的主要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