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典大天后宮,舊稱東寧天妃宮,位於臺南市中西區,

為主祀媽祖的廟宇,此外也是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該廟宇原址本為南明寧靖王朱術桂所居住的寧靖王府邸,

後來在寧靖王捨宅之後轉變成媽祖廟。

該廟是全臺最早由官方興建且列入官方祀典的媽祖廟,

其在臺灣府城也有重要地位,為府城公廟,

是以大天后宮舉辦迎媽祖活動時,可以跨越府城內各個

廟境募集經費,有「通城虎」之稱。

此外府城各廟舉辦慶典時,都會將第一號轎番簽

保留給大天后宮媽祖。

寧靖王來臺之後繼續擔任「監軍」一職,並住進了府邸,

而由於寧靖王號「一元子」,府邸又稱為「一元子園亭」。

府邸坐東朝西,面向明朝故土。

永曆卅七年(1683)在施琅所率領的清軍攻下澎湖後,

寧靖王決心殉國並捨宅。

而寧靖王府邸在捨宅之後,根據首任諸羅縣知縣季麒光

〈募修天妃宮疏〉一文所寫「東寧天妃宮者,經始于寧靖王之舍宅,

而觀成于吳總戎之鳩工也。」

與乾隆年間的臺灣府知府蔣元樞〈重修臺郡天后宮圖說〉中

「查郡城西定坊之天后宮,未入版圖以前即已建造,郡垣廟宇,此為最久」

等句,可知在施琅入臺之前

寧靖王府邸已經被改成「東寧天妃宮」。

廈門大學李祖基教授認為住持僧聖知在捨宅之前

即擔任天妃宮廟的住持,也就是說作為今大天后宮

前身的天妃宮廟在此前已存在。

康熙二十三年(1683),因施琅的奏請,康熙帝晉封天妃為天后,

並要禮部派員來臺祭祀,天妃宮因而變為天后宮。

康熙五十九年(1720),翰林海寶、徐葆光出使琉球歸來,

為感謝媽祖保佑而上奏,使得天后宮被納入春秋祀典,

自此改稱「大天后宮」,

民間又有俗稱為「大媽祖廟」。

嘉慶大火後的重建,主要出資的是府城三郊為首的眾郊商,

工程從嘉慶廿三年(1818)募款後開始,直到道光十年(1830)才完成重建。

而從此次重建以及之後咸豐六年(1856)完成的重修記錄來看,

大天后宮已經從官府主導的狀態

逐漸演變成由郊商掌管的狀態。

同治四年(1865)由三郊進行重修,

四年後(1869)鄭謙光等人再次募款重修。

日治後,日本佛教開始來臺布教,當時臺灣各地許多寺廟

為了在那動盪不安的時期自保,遂與之簽下總寺分寺契約。

而大天后宮方面雖然在清朝歷來皆由臨濟宗僧侶擔任住持僧,

但那時並無日本禪門臨濟宗僧人到臺南傳教,最後大天后宮住持

林普華在日本曹洞宗布教師若生國榮、芳川雄悟到臺南後不久,

選擇投靠曹洞宗保護。

之後芳川雄悟便將布教所設在大天后宮裡面,

展開對臺南地區的傳教工作。

戰後也歷經多次重建,其中較主要改建者包括民國四十八、

四十九年(1959、1960)將三川門由單簷改成假四垂屋頂,

以及民國六十年(1971)將官廳改為三寶殿。



正因為大天后宮有著尊貴地位,不僅香火延綿不絕,

廟內的裝飾也是請來最好的師傅打造。

兩邊的牆壁都是各時代府城名畫師的留筆,

廟內還有歷史悠久的匾額、文物、石雕、木雕裝飾,

樣樣都是 廟宇藝術的精品。

「平臺紀略碑記」是臺灣現存最早的清代石碑,

已經有超過三百三十年的歷史,

寫下了臺灣納入清朝版圖的經過、安撫措施及善後處置的方法,

由平定臺灣有功的施琅將軍所立。

這塊高279公分,寬106公分,材質為花崗岩的石碑,

推測是在大陸特地打造後才運過來。

石碑上方刻團龍紋飾,邊框也有龍的紋飾,

顯示出碑文的尊貴。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