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京(1690-1773)字振萬,號東齋,為赤山樹德堂第十一世,張振萬為其墾號,
於清康熙50年 (1711)時年22,自原籍廣東省大埔縣(茶陽)赤山鄉行商入台,後為岸裡大社五社總通事,
就平服番黎有功,加賞守府銜,為台中地區開發先驅者。
興水利、闢地建屋,開基創業三萬餘租,傳世譜稱社口派。
乾隆三十八年(1773)逝世,享年八十四歲。
長兄張達朝,歲進士,字承祖,來台後開墾潭子等地,世譜稱頭家厝房。
張家後代子孫萬餘人,居於神岡、豐原、石岡、潭子等地。
康熙末年,廣東大埔縣人張達京來台。
雍正元年(1723)張達京(字振萬),以「張振萬」墾號,獨資與岸裡社以「割地換水」方式訂立墾約,
開鑿水圳,稱「下埤」「又稱葫蘆墩圳」,自樸仔籬築埤引進大甲溪水,灌溉今神岡區、大雅區–上、下橫山、
上、下員林、各一部份土地;
另於雍正十一年(1733)張振萬又邀同漢人秦登鑑、姚德金、廖朝孔、江又金、陳周文等組成「六館業戶」,
共同出資從樸仔籬口築「上埤」(即?霧栜(拺)圳)引進大甲溪水。
乾隆年間,由於水利興修,埤圳陸續完成,隨之大批移民湧至,除客籍墾戶入墾,更有來自漳州府轄所屬三縣籍
張姓墾戶,從事大規模開發,漢人移民社會急速形成而建立埧仔庄( 今大雅 ) 附近十個村落,
直到日治時期明治34年(1902) 台灣總督府頒布「公共埤圳規則」,台中地區的上埤(?霧栜(拺)圳)、下埤(葫蘆墩圳)、
下溪洲圳(1823,由陳天來、陳奎、陳漢、陳策、陳荐(薦)組「陳五協」號開發)併稱為「葫蘆墩圳」。
大正十二年(1923)又將三圳之進水口統合,其灌溉面積,約近一萬餘甲,
灌溉區域包括今豐原市、神岡、潭子、大雅、烏日及西屯、南屯、北屯等區。
康熙五十年時,張達京廿一歲,得其伯父允諾,先行商閩南一帶;
嗣後從福建(漳州)廈門乘船來台,在台南登陸後轉台中。
三十四歲時,得清雍正賞識,出任豐原、苑裡、大社理番通事,治理番漢,恩威並濟,愛民如子。
雍正十年,因說服苑裡土官敦仔,率其族人襄助官兵,平定大甲、清水、沙鹿之兇番,及討平土牛、新社、東勢生番。
奉召入京御賜紫色龍袍,加封守府及七品京官。不久又御賜蟒袍,袍上繡有七蟒龍。(見大埔縣誌卷三十二)
張達京至七十二歲始告老還鄉,至乾隆三十八年,壽終正寢,
卜葬以原鄉大埔(茶陽)赤山高桃灣。
經過一百多年後,由後代子孫迎回台灣,應該就是葬在目前的位置……
後人為紀念此一當年開拓先賢,特在社口萬興宮(今神岡),崇奉「皇恩特授功加副府張公達京長生祿位」,
其在台中市豐原區翁社里的舊宅「萬選居」(張家祖厝)也尚妥為保有。
目前在台的子孫,將近萬人,
曾任台中市議會議長、市長、立法委員的張啟仲,以及現任臺中市議會副議長張宏年,
都是張達京的後裔…….
15國語言翻譯公司:
提供translation等服務
電話: 02-7726-0956
LINE-ID: t77260932
PS: 點擊小房子會有優惠喔!!!
海佛翻譯公司
翻譯社|http://ppt.cc/DLAaM
15國語言翻譯公司:
提供translation等服務
電話: 02-7726-0956
LINE-ID: t77260932
PS: 點擊小房子會有優惠喔!!!
海佛翻譯公司
翻譯社|http://ppt.cc/DLA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