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勁」一名源自鄭成功的抗清「七十二鎮」之一,

稱之為「後勁鎮」。

明鄭在台灣建立政權後,派遣各鎮設屯開墾,

其中後勁鎮即是在今日後勁一帶拓墾。

清朝時期,由於後勁位置靠近左營鳳山縣城,

因此有許多移民進入,並逐漸發展成為是高雄地區的早期街市之一,

當地至今仍保有老街與陳家、林家等古厝。

後勁漢人的開發,可追溯自明鄭後勁鎮的屯墾,

由楊正、劉明等將領帶兵入墾後勁地區。

進入清領時期,因鄰近鳳山縣城左營,吸引移民開墾,

劉姓、陳姓、蔡姓、楊姓、林姓、王姓、黃姓等入墾後勁。

今日這些宗族當時所建的大厝部分仍保留完整,

以聖雲街、後勁中路為核心,由後勁東路、南路、西路、北路

及高峰街構成的農業聚落。

後勁林家宗親族譜記載,86 林家祖籍是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

乾隆年間遷渡台灣府歸仁紅瓦厝開基,後移居鳳山縣後勁庄,

開基祖為第一代林喜(1702-1756),林喜有六子,

三房林倫育有四子,於後勁地區開枝散葉。

後勁林家主要有三間古厝,

分別是九包五林家祖厝、七包三林惠安古厝、

及五開間加伸手的九牧傳芳古厝。

林家祖厝為九包五的傳統大厝,原坐落於後勁高峰街79巷13號,

日治時期為後勁庄525番地。

族人認為九包五的斗仔砌大厝,是林姓族人最早的祖厝地,

古厝後落正面九開間,兩側護龍有七間,

前落五開間加伸手三間,未設門額。

九包五古厝牆面是斗子砌磚,牆面臺度是不規則六角形石灰岩所砌。

林家九包五祖厝已於2013年拆除,現地於2016年興建了15層大樓。

位於高峰街33巷16號的林惠安古厝為七包三的格局,後落七開間,

左右伸出六開間(廂房)的護龍,包住前落三開間的廳堂,

日治時期為後勁庄533番地。

古厝為林家第四代林星(林建中1805-1876)所建,

林星為林倫三子彥的次子,又名惠安,科考時以建中名應試,

咸豐十一年(1861)中取歲貢生(雅稱歲進士)。

林惠安古厝是清代後期的大厝,牆身是斗子砌磚,

前落的正廳,採用精緻的木門,格局是官職的民宅,

其前落及後落,均未設門額。



左半邊早期即已拆除;但由僅剩的半邊仍可以窺見其規模及特色。
在現存的後勁老宅中為較特殊的一棟。

整體為前後三進左右護龍向前包夾的格局,
整體空間面寬進深尺寸皆較一般民宅來得大且高敞。

第一進面寬三開間,後進整體寬七開間,其所謂的七包三。


第一進正面設廊,開六扇木門;

其餘後進及護龍皆採用出屐起出檐。


木構造廊柱作法簡潔,採用瓜筒疊斗,僅大構件雕飾,

反而更凸顯木構虯建有力的本質。

牆體以金包銀的斗砌磚牆為主,紅磚色澤優美。
兩側對看牆同樣設置附壁屋架斗拱。

正廳內部高敞,廳屏為重點,

兩側牆面平實無裝飾。

此宅格局與主人有官職相襯,

高大寬敞。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