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鹿港龍山寺創建年代為明永曆年間,
鹿港龍山寺之肇始,應係泉州先民移民來台時,自安海龍山寺迎請觀音菩薩佛像,
於鹿仔港舊河道邊結廬為寺。
鹿港龍山寺遷建前原址所在,舊地名「暗街仔」,即今大有街,目前巷內存有一塊「唵嘛呢叭彌吽」碑。
遷建前之舊寺文史止於耆老口傳,今已不存,相關史料記載付之闕如,尚待進一步考古發掘。
乾隆四十九年(1784)鹿港開為「正口」(清朝官方正式設立的港口),與泉州蚶江對渡,
成為繼廈門與鹿耳門對渡後,第二個官方設立的港口。由於鹿港日漸繁榮,商賈雲集,吸引更多移民前來,
龍山寺信士也日益增多,原本位於暗街仔的龍山寺,便顯得狹小。
乾隆五十一年(1786)由都閫府(武官名、正名為「都司」)陳邦光倡議遷建,
泉州七郡縣(晉江、南安、惠安、安溪、同安、德化、永春)人士紛紛響應,將龍山寺遷建至現址。
彰化縣志卷之五祀典志:
「龍山寺前大殿祀觀音佛祖,後祀北極上帝,在鹿港,乾隆五十一年泉州七邑士民公建」,
縣志即以此年為龍山寺創寺的年代。
鹿港龍山寺,格局宏偉典雅結構精緻。共有四進三院,自外而內分別有山門、三川殿.正殿和後殿,
其間依序有前、中、後庭居間區隔,優美獨特的戲亭是寺內最具特色的一項建築。
戲台上方藻井結構,是台灣保存年代最早且最大的作品。
八卦藻井設立於戲台上方,具有演戲時共鳴的效果…….
龍山寺建築規模完整,氣勢雄偉,顯現出整體建築之美,
為本省珍貴的寺廟建築。
龍山寺結構奇巧精美,為台灣清代所見佛寺登峰造極之作,
佛寺的建築包括百山門、五門、戲台、迴廊、後殿等都別具創意,其中如山門為了十二根立柱之組合,
而且頂上曲線有如鳥翼;
但見五門之龍性格局是一龍在上,一龍在下,謂之天翻地覆,
象徵龍鳳呈祥,大吉大利,在寺廟建築上頗為少見。
鹿港龍山寺始建於明末清初,於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遷建現址,
已歷經了二百三十餘年;
日治時期明治30年(1897),日軍的從軍布教使佐佐木一道租用鹿港龍山寺後殿,成立淨土真宗本願寺派布教所,
並創立敬愛學校,親自教授日文,另聘請秀才鄭鴻猷、鄭玉田教導漢文。
明治31年(1898)改由光明智曉和尚擔任校長,智曉將學校改為公學校制度,並且向龍山寺主持林文蓮
與檀越代表提議將鹿港龍山寺改為本願寺派的分寺,1904年鹿港龍山寺加入本願寺派,正殿改奉阿彌陀佛,
原泉安分靈的觀音大士神像遷至後殿,但是仍以林文蓮為主持。
1907年住持林文蓮逝世後,由智曉接管龍山寺,大正10年(1921)後殿失火,觀音寶像毀損。
1945年台灣光復,鹿港龍山寺改由檀越組織管理委員會主持。
1961年,重塑觀音菩薩寶像安座正殿,原日本阿彌陀佛寶像移祀後殿。
1983年12月,內政部將鹿港龍山寺登錄為國家一級古蹟;
目前屬於國定古蹟。
目前鹿港龍山寺的建築大體保留自清道光、咸豐年間重修時的舊貌。
鹿港龍山寺不惟歷史悠久,其寺廟建築規模宏大,格局完整,工藝精細,別具匠心,
是台灣傳統建築中最具有藝術、
建築與工藝等完整歷史價值的作品之一。
不同的時分造訪龍山寺,尋找另一種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