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位於台灣西海岸的中點,原屬平埔族巴布薩族(Babuza)馬芝遴社社域。
清治時期以前,鹿仔港闊水深,距離中國大陸沿岸最近,
因為鹿港的對航的港口是泉州,所以鹿港生意人也特別多,也有很多的巨富,因為他們很會做生意的緣故。
鹿港姓施、黃、許三大姓的最多,因此鹿港有一句話說:「施黃許、赤查某」。
早期泉州三邑人佔80%。清乾隆49年(1784),鹿港與福建蚶江正式設口開渡,從此開始鹿港的黃金時代。
1785年至1845年之間是鹿港的全盛時期,在當時是僅次於府城臺南的全島第二大城,
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語琅琅上口,迄今不墜。
後因港口的泥沙淤積、縱貫線鐵路未經過,此後鹿港迅速沒落。人民出外謀生,人稱鹿僑。
但沒落反而意外保留更多古老建築,舊城區相對而言比較完整。
早期鹿港街道的發展即沿著舊鹿港溪之右岸發展,埔頭街、瑤林街是鹿港發展最早的市街之一,
其商業經營型態以船頭行兼大盤商為主,商家本身擁有船隻與大陸通商。
乾隆49年(1784)鹿港開港為正口後,埔頭街與瑤林街迅速發展,故有不少的船頭行,如合和、合德堂、合利行等。
此街區利用臨街道設立店舖,後臨河道可讓船隻靠岸來卸貨,形成「前為街、後為溪」,
此種建築型式稱為「手巾寮」,是鹿港船頭行及中、大盤商的街區特色。
而街道內有多條小巷通往西側的港邊,並成丁字路口,具有防盜匪的功能。
鹿港老街主要就是由瑤林街與埔頭街連結而成,包括意和行、新祖宮、桂花巷(鹿港城隍廟前)、鹿港公會堂;
全長五百餘公尺,是台灣最早的老街。
鹿港老街保存早期商店門牌建築,長條型閩式建築建築,結合一進房店面、二進房住家、三進房後院三大功能,
房屋總長度從四十米至七十米不等,此為清代至大正初年建築特色。
瑤林街、埔頭街是鹿港保留最完整的古街道是昔日船行與碼頭區的主幹。
目前建築體立面及內部格局仍維持以前的面貌,讓人產生濃郁懷古之情。
中山路一帶更是昔日鹿港最熱鬧的商業街,附近有許多三層樓高的建築物,
可想見當日的繁華……
鹿港最熱鬧的一條街在中山路上,就是鼎鼎大名的「不見天街」;是十分特殊的建築,
主要因鹿港靠海,風沙頗大,為防止風沙的入侵,鹿港居民在街上蓋上屋頂,於是行人仰頭是看不見天的,
因此也就稱為「不見天街」。
公會堂為當時鹿港最大的西式會堂建築,建築主要樑柱系統採鋼筋混凝土建材,屋頂
棟架為木架構搭配鋼椼架,上舖水泥瓦,山牆的部份則為編竹夾泥牆之作法。
日治時期,公會堂為民眾聚會之場所,光復後,將公會堂改稱「中山堂」,隸屬鎮公所財產,
之後並曾出借予中國國民黨,做為鹿港區黨部的辦公室。
民國69年鄉賢耆宿熱心捐獻,籌募款項,重修公會堂,民國70年1月20日正式使用,
民國89年7月14日經指定為縣定古蹟…….
元昌行原經營布莊,在光緒年間到日治之前可說是它的全盛時期。
然而在日治時期,由於機器染布的引進,導致傳統手工染布的方式無法與之抗衡,而漸趨沒落。
夜裡的鹿港街道,或寂落、或燦麗;
不同於白天,是另外一種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