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地處曾文溪北岸,昔為臺江內海內港,後來因臺江內海
淤塞陸化,失去港口機能,轉而變成附近農產品交易中心,
其中胡麻為該區代表農作物,使得該區有胡麻故鄉之美譽。
西港區的名稱來自過去臺江內海港口之一的「西港仔港」與
港口周邊的市街「西港仔街」,後人將「西港仔」簡化成「西港」。
至於「西港仔」一名的由來,則有位在「直加弄港」(今安定區)
西邊或後營(今西港區後營里、營西里)西邊等說法。
西港區在過去大部分是臺江內海的一部分,
剩下的陸地則可能是西拉雅族蕭壠社的地盤。
日治時期後,西港仔保改為西港仔堡,在明治卅四年(1901)隸屬
於鹽水港廳,明治四十二年(1909)行政區劃調整後改隸臺南廳。
大正九年(1920)行政區劃改為州郡街庄制,
今西港區一帶設西港庄,屬臺南州北門郡。
二次大戰後,民國卅五年(1946)將西港庄改為西港鄉,
隸屬臺南縣北門區。「縣轄區」裁撤後,直屬於縣。
2010年12月25日因行政區劃改制,改為西港區。
大塭寮,原為大塭藔,
是西港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西南部。
境內主要聚落為新大塭藔(大塭寮)、新港、溪埔寮。
保安宮舊廟建於清康熙五十一年,原建於舊寮地(即現在廟廟前曾文溪流內),
在昔日某日夜晚,本廟香爐突然發爐,庄中執事人員集中研議,後問本宮
諸神指點庄中眾爐下速速離開舊寮地,果然三日內山洪暴發,整個舊寮
地殼港附近一夜之間,變成現在之大塭寮廟前曾文溪流,
庄中居民土地,房屋全部被沖毀。
村為答謝神恩,於大正初年時期臨時蓋草寮,
延至昭和年間由庄中有志人士郭鞭、郭丁祿、郭朝性、郭朝全、
郭拈、郭塭、郭屋等發起改建。
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再拆除舊廟,
成今日之規模………
由此可見,
大塭寮是一處以郭姓為主的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