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107年里鄰調整,原龍安里、蚶寮里及通興里合併為「塭內里」。
位居邊陲而且又與七股區鄰近,故其雖隸屬於佳里區,但其與七股區之
往來更甚於佳里區。
塭子內是佳里區南部的舊地名。
廣義的塭子內又稱為「塭內地區」,亦即台灣清治時期至日治前期的
「塭子內莊」或日治後期的「塭子內」大字,現設有塭內里;
狹義的塭子內則僅指里內最大的一個聚落。
日治時期設多項機關於塭子內本部落(如:派出所、公學校、
灌溉監視所、會社原料所等),始大為發展,日治中期至民國五、六十年代
間的農業經濟發展快速帶動下,成為南佳里、南七股的農、商中心,
庄內曾同時有露天戲院、酒家、碾米廠、布莊等林立的店家,
隨著民國六十年代後工業興起,逐漸取代農業社會,
而塭子內的一時繁景也隨著農業經濟的式微而快速消失,
現今蛻下過去繁華,與一般農村無異。
塭內地區清治末期稱為「塭子內庄」,隸屬於臺南府安平縣西港仔堡。
日治前期仍稱塭仔內庄,隸屬於臺南廳西港仔堡,日治後期改制為塭子內
大字,隸屬於臺南州北門郡佳里街。
塭內地區的主要聚落有塭子內、外渡頭、林投內、蚶寮、
頂破坪一部分、港墘、東勢寮、下東勢寮、埔頂。
塭內蚶寮永昌宮建立沿革可溯自明永曆15年(1661;
先人追隨鄭王勇衛黃安來台拓荒,船上奉請五尊神明來台,
乃是康府千歲、池府千歲、梁府千歲、楊府太師、普庵祖師,
俗稱三王二佛,
其中池府千歲由塭內蚶寮一帶奉拜,
乾隆26年(1761)遵神旨搭建茅舍奉祀神像。
塭子內聚落的主要姓氏為黃。
因此此一古厝應即為黃家所有……..
可惜已然頹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