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尾王姓宗祠為嘉義市之歷史建築,公告於民國九十二年(2003)8月6日。
王姓宗祠改建於大正八年(1919),而後到了民國五十年(1961)時又增建了拜亭。
宗祠為一進三開間建築,兩旁有護龍,而在公厝前有兩座光緒九年(1883)之石碑,
記載當時王家請官府公告各房之權利、義務與土地界線的事情。
300多年前,王姓來台第一代祖先王德厚遷徙台灣,此宗祠為之後興建,雖於日治時期修建,仍具悠久歷史,
架構簡單,有值得保留的精緻民間工藝,彩繪、八仙等。
北社尾地名原為「北邊番社的末端」為長形如蛇橫臥狀之聚落,
北邊是一望無際的田園直透到牛稠溪畔,
南面為一個大池塘,東邊為庄頭,西邊為庄尾,
據可考記載,最早自大陸到此開墾者為王姓,他覺得不錯,又回到唐山邀請小舅蕭姓一起來台發展,
將庄頭讓予蕭姓小舅,而他自己則到庄尾,故現今北社尾庄頭多姓蕭,而庄尾則以王姓居多。
目前庄頭部份屬保安里,庄尾部分則屬北湖里。
北社尾王姓宗祠初建於明末清初,是第一代移民、王姓第7世王德厚從大陸來台後所建,
保留民間工藝、廿四孝彩繪,八仙、貼金毛筆字等珍貴史蹟,1919年改建。
2002年由文建會、嘉義市府列為歷史建築,結合王姓宗親,斥資1300多萬元修復。
主要的空間為正殿與拜亭:正殿為一進式三開間(原有雙道護龍),其內之木雕與彩繪為
表現的重點,彩繪以青、綠、紅色為主,裝飾題材以花鳥居多;
有值得保留的民間工藝彩繪等頗精緻,似是清朝名畫家蔡草如傑作,貼金毛筆字為嘉義名師耀初師精緻作品,
其剪黏空城計戰齣,為早期陶磁器碗塊剪黏製成,裝飾圖案較多。
修建後的宗祠一派如新,少了一份歷史感。
立於拜亭的「開閩第一」匾文,為彰顯王氏宗祠渡台祖先的拓荒歷史見證。
可惜無法入內一窺…….
社區內有一日式建築,看來別有韻味。
看來屬於私宅,文獻上有沒有相關的資訊,
不知道有何淵源 ?
加高的圍牆倒是壞了整個屋舍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