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繪,意指日本江戶(東京舊稱)時代(1615-1868)的風俗畫。
浮世二字源自佛教用語,是泛指現象界的林林總總,亦即眼見耳聞之社會百態。到了十七世紀末期,
它被日本文人應用于美術方面,浮世繪由此而來。
浮世繪的制作方式是先有較昂貴的肉筆畫(紙或絹本的彩繪原作),
然後再出現眾所習知的木刻版畫。
浮世繪包括以美人為中心的風俗畫和描繪歌舞伎演員的役者畫,
以及風景、花鳥、蟲草、動植物畫等,
其中並稱浮世繪二大主題的美人畫和役者畫以其獨特之魅力,深受世人矚目,
廣為世界各大博物館珍藏。
1765年,鈴木春信開創了多色版畫,從此「錦繪」誕生了。於是,諸多流派逐漸形成,浮世繪開始蓬勃發展。
鈴木春信的作品對於同時代的浮世繪畫師有著十分廣泛的影響,包括北尾派、勝川派、歌川派等流派。
這些流派的開創之祖分別是:北尾重政、勝川春潮、歌川豐春。
1765年鈴木春信在江戶領導了木刻「繪曆」的創製。
之後到去世的五年之內創作了20多本插圖書和600幅木刻。
紅折繪的發明,使浮世繪印刷用到三或四種顏色,但已經可以在一張紙上印刷大約十種不同的顏色。
鈴木春信首次在浮世繪中使用這種新技術,一般稱之為錦繪,因為它很象美麗的織錦。
由於這樣的版畫得到大眾的讚揚,更使春信受到鼓舞而不間斷地繼續工作,直到1770年他去世為止,
鈴木春信在他有生之年創作了大約六百多套木版畫,都是在六年間製作的。
他所畫的那些腰肢細瘦,手足纖巧,體態輕盈的仕女,幾乎有一種超人的秀美,那特殊風格的面部則缺乏表情。
他與前輩畫家不同,初期畫家們在畫美女像時,總是用色彩暗淡的或素白的背景,
而在他的構圖中,則多用自然風景或建築物。但這並不是為了要到達寫實主義的效果,
反之,春信的美麗的人物繪畫的背景,無論是室內或室外,都浸於一種抒情風味及詩的意境。
他用或相調和,或互成對比的豐富色彩,表現出相應結構的每一細節,達到純粹畫意的效果。
鈴木春信的風格對於明和時代的版畫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不僅是專門畫仕女圖的大師們,如磯田湖龍齋模仿他的風格,
就是擅長畫演員肖像畫的如勝川春章(1726-1792)和一筆齋文調也採用他優美的表現手法。
直到1770年春信去世後,這些畫家們才恢復個人的獨特風格。
磯田湖龍齋雖然儘量學著春信的美人,但他的造型卻比較寫實;
以其早期作品為例,缺乏春信筆下之夢幻特質,而藝妓背景的透視手法顯然與同門的春章有關。
礒田 湖龍齋(Esoda Koryusai ) 享保20年(1735)– 寛政2年(1790),
鈴木春信去世之後的安永開始到天明(1772-1789)年間以柱繪而聞名。
本姓藤原氏。之後姓礒田、名正勝。俗稱庄兵衛。礒田湖龍齋是其號。
原是神田小川町旗本土屋家的浪人。
明和年間後期從事繪畫的工作、最早以鈴木春廣、或是湖龍齋春廣為名號。
嚴格來說並非鈴木春信直接門人、但顯示深受其影響的一位畫師。
安永年間改名湖龍斎、專攻極端縦長画面的柱繪。
安永5年(1776)開始到天明初期刊行的「雛形若菜初模様」,是屬於大尺寸的作品。
這個系列以穿著新樣式和服的吉原遊女為主題、表達對於當時的女性的關注。
除此之外,湖龍齋也畫了不少的花鳥画、
安永10年(1781)有『画本混雑倭草画』等繪手本被保存下來。
磯田湖龍齋的浮世繪作品受到很高的評價、
天明2年被授予法橋繪師的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