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厝里是梓官區的一個小部落,位置在大舍甲與梓官
之間,相鄰淵官(下甲),糖廠小火車鐵路幹線從此經過,
安厝蔗埕也設在這裡,全里幅員不大,人口也不多,
但人傑地靈、人文薈萃,在行政區域劃分上,
其跟淵官(下甲)合併而成為現在的同安里。
這個里居民的祖先,都是明鄭時代,跟隨鄭成功,
從福建泉州同安移民來台,從此定居下來,同安的地名
也就是這樣而來,有溯源尋根,不忘祖籍之寓意,
這裡的居民多數姓張,
也有蔣姓、許姓、林姓家族,為數不少。
位在梓官同安村的同安宮,
奉祀人稱舍人公的山西夫子關聖帝君。
約清雍正年間,有林許兩姓氏家族之人士,
由福建同安村遷居現今梓官區同安村處,
並以同安厝稱謂以茲紀念祖籍。
日治時期同安宮為平房建築之公厝,
民國55年由爐主許朝及發起下,
提出登記為同安宮。
關聖帝君原本為林許兩家族所供奉之神祇,
因陸續搬進該聚落之其他家族,也跟隨兩家族
一起奉祀關聖帝君,
而成為同安厝之守護神。
林、許兩姓先祖由福建同安迎奉舍人公來臺,
後雍正年間再增祀關聖帝君,
日治時期(1907)建公厝奉祀神尊,
民國五十五年(1966)興建廟宇,並命名「同安宮」,
今廟貌為民國七十七年(1988)動工重建,
民國七十九(1990)年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