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41年(1908) 起日人築打狗港時用疏浚航道的淤泥,填築岸邊碼頭與新市街用地, 並在此興建濱線鐵路。
1912年遂有「哈瑪星」新生地的出現。
今日泛稱哈瑪星之地區實際上包含了南鼓山十里, 其位置東以縱貫鐵路與鹽珵區為界,
西與台灣海峽毗鄰,北依壽山為屏, 南邊緊臨高雄港。
日治時期,因打狗港(今高雄港)、打狗驛(今高雄港車站)設立, 哈瑪星為當時水陸運輸總樞紐。
同時也是政治(市役所、警察署)、經濟、教育、 文化中心,人文薈萃,是最繁華的港濱都市。
然而因腹地之限及火車站遷移(1941), 再加上第二次大戰盟軍轟炸,建物重創,人口流失。
光復後,百廢待興,政府大力扶植漁業,使哈瑪星成為南台灣漁業重鎮,再度湧入大量人口,
經營漁業及相關產業,昔日繁華街景再度重現。
但自民國64年第二港口及前鎮現代化深 海專業漁港碼頭完工後,高雄區漁會搬遷73年,
人口大量流失,哈瑪星產業再度沒落。
哈瑪星具有豐富的歷史記憶,近年來社區居民、政府部門及學術單位嘗試為這個社區注入新的活力,
並以活動、 溯源方式,讓世人重新認識這塊區域,使它成為重建都市人文的典範。
原來哈瑪星是指今五福四路鐵路平交道以西之地,
於日治時代包括壽町、新濱町、湊町等地,都是新生地。
事實上哈瑪星本為一海埔地,二十世紀初期,日人為修築打狗 ( 高雄 ) 至台南鐵路,沿今壽山山麓闢築鐵路,
並開闢新市街用地,直至今壽山路口,是為壽町;後又因於打狗 ( 高雄 ) 港灣內側施行淺洲疏浚,利用浚港
時所挖出的泥沙,於哨船頭東北側海埔地,填築作為鐵路、打狗停車場 ( 火車站 )、新式碼頭及新市街用地等用地。
今臨海一路以東之地,因屬最先新填築而成的濱海地,且為新式碼頭所在地,故稱為新濱町;
又今臨海一路以西之地,因屬靠近港區新生地,故稱為湊町。
而從新濱町港邊至渡船頭邊的漁市場,有一條專為轉運鮮魚的濱海鐵路,日人稱為濱線,即 Hamasen ,
當地居民以台語稱之為哈瑪星,且因該地區的各種行業,幾乎皆與港區及濱線,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因此後來哈瑪星,即泛指今南鼓山地區。
從哨船頭轉進鼓元街,觀光客的喧囂鼎沸逐漸遠去,巷弄兩旁開始出現各種船務公司名稱,
不同尺寸的大型鎖鏈、船錨佔據顯眼的三角窗位置,另一邊是由戰後雙層水泥式建築和日式木屋組成的街廓,
時間在這個十字路口重複交疊,一部份停留了,一部份仍持續進行。
位於臨海一路以東的新濱町,因為區域內有高雄港車站和新式漁港,
迅速成為商業重心,旅館、餐廳和商社行會聚集。
幸運躲過大戰轟炸,新濱町得以留下最純味的日治時期樣貌,
因應台灣多雨的天氣,發展出有亭仔腳的日式木屋,雨淋板歷經數十載依舊健在,窗上拼湊組合的玻璃,
訴說大戰時期物資缺乏的過往,幾棟參雜其間的樸實水泥樓房則是戰後重建的痕跡,
遊走在新濱町的巷弄街道間,就像進入露天生活博物館,每個角落都有一段故事。
2012年市政府因哈瑪星新濱老街廓開闢案,一張公告投下拆除社區作為停車場的震撼彈,
一群愛護高雄歷史文化的人挺身而出,不希望屬於高雄人的歷史記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消失,
透過網路凝聚關心文史保存的朋友,集結在地居民共識和學生團體的支持,終於迫使政府做出暫緩拆除的決議。
為了讓這股關注的力量持續,哈瑪星長大的理事長郭宴緹發起成立打狗文史再興會社,
致力於保留在地的常民生活記憶與文化景觀。
轉個街角,打狗港都文化藝術倉庫內進駐了馬賽克工作室、手作工坊、畫室和餐飲空間,
繼續前行,居民仍舊住在保存完整的日式木造民宅內,鐵花窗下悠悠度日。
展現對歷史文化場域再造的效率與新思維,以往都是針對「點」的補助,
近來文化部特別針對「區域」給予補助,通知高市文化局提案,並召開審查會議。
高市文化局提出的「興濱計畫」是以山、港、鐵、町為四大主軸,
針對哈瑪星地區進行整體規劃,包括將改善壽山生態步道環境、整合打狗英國領事館登山步道、
打造哈瑪星至壽山的步行動線等。
都發局主秘高鎮遠強調,
「興濱計畫」另一重點是,提出哈瑪星歷史建物修復活化再利用方案,
例如營造市定古蹟「雄鎮北門」意象,重現古蹟風貌;昔日有「金融第一街」之稱的鼓山三路,
擁有貿易商大樓、舊三和銀行、山形屋等歷史建物,也將予以修復活化。
期望之餘,也希望侷限在新濱町的這一片老街廓,
能同時受到該有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