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府城是因康熙六十年(1721) 的朱一貴事件,
於是在雍正元年(1723) 臺灣知縣周鍾瑄開始修築木柵,
在這個時期所築的府城只有七門。
雍正十年(1732) 的吳福生事件,在雍正十一年(1733),
福建總督郝玉麟奉旨加植莿竹以強化城防。
而除此之外,還在小北門與後來小西門的位置建了大砲臺,
在大西門外設四座敵臺,小北門外設兩座敵臺。
乾隆元年時,始將七座城門改為石製,並建了十五座窩舖。
而乾隆二十四年(1759)時,臺灣知縣夏瑚又在莿竹外增植綠珊瑚
這種有毒汁的灌木來進一步強化府城的防禦。
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時,臺灣知府蔣元樞再補植莿桐與林投樹,
並添建了小西門和整修砲臺與窩舖。
乾隆五十一年到五十三年(1787-1788), 臺灣爆發林爽文事件,
林爽文於彰化起事後,烽火蔓延全島。
事平之後,福康安、工部仕郎德成、福建巡府徐嗣曾提出將原來用
荊竹為插的臺灣府城改建為土城,這項提議被予以接受。
於是在乾隆五十三年到五 十六年(1788-1791) 原本的木柵竹城
便由臺灣知府楊廷理改建為土城。
此次改建,最重大的變動就是將大西門往內移動約一百二十餘丈(400m),
使五條港區成為城外。
這時的府城城垣高一丈八尺(5.76m),頂寬一丈五尺(4.8m),
底寬二丈(6.4m),城周兩千五百二十丈(8.064km)。
嘉慶十年(1805) 府城三郊為了防範蔡牽而加蓋的木柵,
並開拱乾門、兌悅門與奠坤門,而府城大東門外也擴建了東外城,
開仁和、東郭、永康三門。
這一次的擴建,令城牆周長增加到兩千七百丈(8.64km)。
日 本統治臺灣後引入西方都市計畫概念,認為城牆有礙都市發展
且不再具有防衛意義,故逐步將之廢除。
首先在明治三十三年(1900),臺南停車場(即臺南車 站)啟用,
當時鐵道直接鑿穿大北門與小南門附近城垣而過。
而稍後陸續發佈的市區改正計畫,臺灣城大部分的城牆在
這段時間遭到拆除,直到日治時期結束,
絕大部份的城壁皆已消失。
現存城門的部分只剩下大東門、大南門、小西門以及兌悅門四座。
城垣遺跡則有小東門一帶以及大南門一帶。
小西門,是正城八門之中最晚修築的城門。
日治時期昭和十年(1935)跟大東門、大南門一起以
「臺南城」的名義被臺灣總督府公告為史蹟。
但戰後因為遷建過等因素,並不具文化資產身分。
(夾在臺灣府城城垣小東門段殘蹟之間)。
靖波門的門樓構造是單簷歇山式磚造,
左右壁外接建有小屋,位置偏後,在前方則留出了小平台。
靖波門門下保有「禁止衛兵勒索」之石牌。
小西門前留有古砲二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