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8264.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

湖內區早在先民尚未從大陸移民來時,就已經有原住的平埔族人在此開發居住。

文史學家曾在湖內區境,發現他們的遺蹟,並命名為 「大湖文化」。

湖內區位於高雄縣的西北部,北以二層行溪與臺南市灣裡地區及臺南縣仁德鄉為界,

西鄰茄萣鄉,東、南兩面則與路竹鄉接壤。

 

DSC08254.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93.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
DSC08256.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57.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

 

湖內鄉雖地近臺南縣市,但荷蘭時期是否有漢人入墾定居,因文獻無徵,難以確定。

明鄭入臺以後,漢人拓墾的腳步逐漸向南越過二層行溪,本鄉乃成為當時的重要開墾地區之一,

首先有鄭氏軍中的一名王姓參軍,屯墾於本鄉東南境,名為參軍庄。

 

DSC08255.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58.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59.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60.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

後以墾民日多,圍仔內、湖內等處也已陸續成庄,鄉境乃分別被編設為文賢及長治兩里,

文賢里在西北,以圍仔內庄為中心:長治里在東南,湖內庄、參軍庄一帶屬之,兩里同隸屬萬年縣管轄。

 

 DSC08261.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62.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63.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65.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76.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74.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

 

 

 康熙22年(1683),臺灣入清朝版圖,翌年4月,設官分治,置一府三縣,

其中臺灣、鳳山兩縣大致以二層行溪為界,本鄉恰位於臺鳳兩縣交界,因此西北部的文賢里歸臺灣縣轄,

東南的長治里則隸屬鳳山縣。

 

DSC08278.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

DSC08264.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68.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66.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

 

康熙30年代(1690),臺灣實施保甲制度,文賢和長治兩里各又被分成一、二圖,

現今湖內區境內包括當時的臺灣縣文賢里二圖,和鳳山縣長治里二圖。

 

DSC08267.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71.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

 

由於清初臺、鳳、諸三縣界的劃分不當,造成整個文賢里橫跨於二層行溪南北兩岸等種種問題,

形成行政上的不便,為解決此一問題,乃於雍正9年(1731)重新調整臺鳳兩縣的疆域,

以二層行溪河道為界線,將文賢里二圖的溪南部分併入鳳山縣。

 

至此以後直至清末,地方行政界線未曾改易。

 

DSC08292.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

DSC08273.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75.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70.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81.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
DSC08277.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

 

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 ),日本政府將長治里(今大湖地區)、文賢里(今圍子內地區),取「大湖」的

「湖」與「圍子內」的「內」為名,合併為湖內庄。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廢庄置鄉,更名為湖內鄉。

DSC08279.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80.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

 

國三十九年十二月,依地方行政運 作需要,將白砂崙、頂茄萣、下茄萣、港子埔和崎漏,

劃歸新立的茄萣鄉,而湖內鄉則衍生現在的十三個村莊,民國九十一年二月五日正式從湖內村分村,命名為湖東村,

至此湖內鄉共計十四個村。

 

DSC08283.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84.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

大正九年(1920),改革臺灣地方制度,於十月一曰實施新制。

全臺設臺北、新竹、臺中、臺南、高雄五州。州下置郡及市,郡下廢區制度改為街莊制,

此制的高 雄州岡山郡役所設於岡山庄,轄有岡山、路竹、阿蓮、湖內、彌陀等五庄。

DSC08282.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86.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89.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
DSC08285.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

本地的庄民以蘇為主要的姓氏,與茄萣鄉白砂崙、路竹鄉大社的蘇姓同源,

祖籍為福建泉州同安縣13都岩子口嶺下田頭社。

開臺祖蘇伍隨任職於鄭軍的二兄蘇全右虎衛左協渡臺,以業主的身份入墾本庄。

 

DSC08288.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87.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

 

據族譜記載蘇伍的五世孫蘇應元(18051856)連中文武秀才,應元子蘇獻琛(18471894)亦登泮,考中文秀才,

因此蘇家在財勢均為一方之雄,至清末實施民間聯庄自衛時,自然被推為聯庄總理,其職位當時在民間一般被稱為「太爺」,

因本庄為聯庄總理太爺所居,故名之為「太爺庄」。

 

DSC08291.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90.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

陳家洋樓位於蘇家古厝所在地後方的曲巷之內;兩層樓的洋樓其實左前方仍是傳統的三合院建築;

門邊還保留著一塊日治時期的銘牌,上面用毛筆寫著陳洪巧三個字,

除此之外,山牆中央明顯有著陳姓的泥塑,在陽光的照耀下仍清晰可見……..

只是搜尋網路卻無任何與此人相關之記載。

DSC08294.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95.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DSC08296.JPG - 湖內  太爺  陳家洋樓

 

聚落中尚有一些三合院,其中一間門額為京兆堂的古厝,若非山牆上的康姓,

還真不知道呢 ?

由此也看出太爺應該是個雜姓的聚落。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