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7957.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

外竹里位於二林東南方與竹塘鄉交界,面積約四.二平方公里,,為典型的農業村落。

外竹形成聚落甚早,約於雍正年間即有零星住戶,至清朝中葉已儼然形成村落。

1898年以前外竹稱外蘆竹塘,為本鎮十四庄之一。

DSC07956.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DSC07957.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DSC07958.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DSC07959.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

 

整個外竹里可謂砂崙與池塘的組合體,該里至今仍是全鎮地形起伏最大的村落,

且村內仍有多處砂崙迄未弭平,水塘漥地亦未填滿。

 

外竹地名源於村內水塘長滿蘆草,閩人稱之為「蘆竹仔」,故名蘆竹塘,又因竹塘亦名「蘆竹塘」,

為區分起見乃將位於竹塘外圍之外竹稱為「外蘆竹塘」,明治四十一年(1907) 年建制為「二林下堡外蘆竹塘庄」,

光復後改名為外竹里。

DSC07961.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DSC07962.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

 

由於早期鹽水港製糖會社所經營的鐵路客貨運輸業在外竹設有「外竹車站」聯結二林、溪洲、北斗、田中各地。

因之外竹早年對外主要交通為鐵路運輸,且極為便捷,而此亦為外竹開拓甚早之原因。

DSC07963.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DSC07964.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

 

昭和十年(1936 ) ,莊惡九擔任保正任內,因鑑於外竹與二林間之公路運輸有其迫切性,乃積極協地方農民採

半強迫性,強勢開闢七米寬之東西向(彰一四七線)公路與彰一六九線竹林路通往二林。

其後外竹與二林間之公路運輸始漸普遍,並因而帶動外竹人口之成長。

DSC07966.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DSC07967.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

 

民國四十八年九月,林續與林方宗提議成立「國小分教室」(隸屬中正國小,為今育德國小之前身),

當時位於今校址以東至「風吹缺」註四一帶為池塘與漥地,為興建校舍之需要,乃將建校用地之砂崙夷平,

並將土石悉數填倒於東側池塘及漥地,

至此,原以池塘為界之「新厝」與「舊厝」二庄乃合而為一。

由於學校之設立連帶使村內起伏高低之地形趨於完整連貫,對往後外竹之發展甚具意義。

DSC07974.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DSC07975.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

 

外竹早期因大多為砂崙與池塘,平地有限且支離破碎,因此全里分成七個小聚落,分別為︰

舊厝、新厝、菜園尾、廓內仔、洲仔、後壁厝、及下角仔等。惟發展至今,除洲仔庄毗鄰竹塘較為偏遠

而獨立於外,其餘六個聚落已然連為一體,並無明顯界線。

DSC07971.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DSC07968.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

 

「舊厝庄」為本鎮林派創始人林爐首先居為此地,其位於國小西南一帶,

即今第十鄰及第一鄰部份,因係林爐之舊居,故稱「舊厝」。

舊厝之東方原為水塘,為林氏後人林長森所有,林氏族人繁衍日多,而且水塘之東營建新屋,漸成聚落,

故稱「新厝」庄,即今第三鄰一帶。

DSC07969.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DSC07970.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DSC07973.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

民國四十八年九月,林續與林方宗提議成立「國小分教室」(今育德國小之前身),

當時位於今校址以東至「風吹缺」註四一帶為池塘與漥地,為興建校舍之需要,乃將建校用地之砂崙夷平,

並將土石悉數填倒於東側池塘及漥地,

至此,原以池塘為界之「新厝」與「舊厝」二庄乃合而為一。

DSC07965.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

林爐(1892-1951),二林鎮外竹里人,幼入書房,並接受新式教育。

1920任二林區書記、庄助役、庄長,二林信用組合長。與芳苑鄉陳建上、謝蚶目合資於二林成立「振業株式會社」、

「耕雲拓殖株式會社」,並出任「振業株式會社」社長、「耕雲拓殖株式會社」取締役。

後因合夥利益衝突,與陳建上雙方壁壘分明,遂成為林派首要人士。

DSC07972.JPG - 二林  外竹  林家祖墳

林爐於1951逝世後,林派由洪福(接收庄長、官派鎮長、間接選舉鎮長)領導,之後均由洪姓接掌云爾………

可見在林爐過世之後,林家似乎也跟著沒落 ?

此墓園位於林爐古厝右側,鄰近聚落廟宇至靈聖宮;明顯為日治時前地方仕紳的墓園形制;

墓建於昭和年間,墓碑上文字幻滅,仔細端詳能看出記載的是 :  顯祖考諡心德  文英林公墓

從造墓的時間推測起來,

此墓或許即可能即林爐的父母之墓園吧 ?

部分資料用自  :  阿達瑪   隱野民居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