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7707.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

康熙年間〈1684- 1722〉,漳州漳埔縣吳夢海,南靖縣吳文朝、謝石、謝虎入墾湳仔;漳埔縣陳榮、

海澄縣黃序二人率族人入墾大庄〈金大庄、南大村〉。

 

 DSC07734.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

 

康熙末年,漳埔縣林振、林謀入墾湳仔,南靖縣石光從田中移墾湳仔;漳埔縣陳開基、陳承業兄弟

入墾新街〈今新街村〉一帶。

雍正十年,漳州漳埔縣陳姓族人,經澎湖、臺南,輾轉抵新街一帶墾拓,形成田寮仔、客庄、大埔等部落。

 

 DSC07733.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DSC07732.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DSC07735.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DSC07705.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DSC07704.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DSC07706.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

 

漳州人陳景南率族人拓墾番仔寮〈今東湖、仁和、萬丹村〉;

嘉慶年間(1796-1820),漳州漳浦縣赤湖(錦湖)陳士鄰率族入墾皮 仔寮之大坑墘(今大坑、錦梓兩村);

此後,其他姓氏一移民入墾,形成大坑村是陳姓血緣聚落,錦梓村為陳姓和其他姓氏混居地方。

DSC07711.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DSC07714.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DSC07707.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DSC07708.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

昔日的皮子寮即今大坑、錦梓二村。

相傳往昔此地為森林茂密鹿群棲息之地,移民闢林墾地建村之初,稱「鹿堀庄」,

因捕獵麋者在此搭寮製皮革,故改稱「皮革寮」。

 

DSC07712.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DSC07713.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DSC07709.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DSC07710.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

 

目前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鹿鳴巷的地方  …….

 

舊大字廍下並包括「鹿鳴」,在廍下聚落西方約500公尺處,當地許厝藔東上至大庄之道路與施厝坪、

橫山南下的道路交會點。往昔此地鹿子成群,處處聞鹿鳴之地,故得名。

 

皮仔寮的陳姓家族裔孫功名顯赫,當中最高官銜的當屬鎮國將軍陳捷元。

 

DSC07715.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DSC07716.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DSC07717.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

 

按 :  陳捷元將軍 (生於嘉慶廿五年 (1820) 十一月廿一日,卒于同治十年(1871) 九月四日)因助平戴潮春事件

(清同治元年春)有功,皇清敕授(鎮國將軍),「官章翰卿」從二品目前官階中將,舊居現址位於錦梓社區皮子

寮巷。

 

DSC07729.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

DSC07723.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DSC07718.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

 

其墓上保留在鹿鳴巷後的牛牯嶺山上,與昭武督衛的墓一前一後相距不過數百公尺…….

墳墓位於牛牯嶺下,第一次尋找時,因無相關位置,加上也許被雜草所淹沒,插身而過,

 

DSC07722.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DSC07721.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

 

此次春節過後前往探詢,竟意外遇上剛除草過的偌大墓園,

仔細端詳這座古墓上的碑文,之前新竹考古兄已提出他的疑慮;他認為鎮國將軍 是明代才有的從二品武官,

敕授又是針對六品以下才用的字眼,因而覺得這些是不太合理。

 

DSC07719.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DSC07720.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

 

 

此墓主人又叫做陳再悅。

據將軍嫡系族人表示,陳將軍年少時就結婚生子,且力大無窮、善於騎射,年紀輕就赴省城參加武考。

將軍不但武功高強,還有一匹白色的寶馬和一隻忠心耿耿的靈犬,都限隨在他的左右。

當時大陸叛賊群起,陳再稅奉命征戰,由於驍勇,加上靈犬與寶馬的協助,使他屢戰屢勝,

不久即由小兵升至總兵,當時只要他一出戰,就旗開得勝,捷報頻傳,所以他又號稱為「捷元」。

 

DSC07725.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DSC07724.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

 

 

 

但據說,陳再悅之所以能夠連戰皆捷,主要是因為靈犬與寶馬的幫助。

他的靈犬不但是他的貼身侍衛,且能剌探軍情,傳遞情報,經常對他發出預警,使他逃過多次生命交關的危險。

而他的寶馬更能預估單情,只要白馬昂首直衝,馬不停蹄的狂奔時,此役必然大勝。

 

如果白馬躊躇不前,兩腳高舉嘶鳴時,絕不可輕舉妄動,否則必敗無疑。

也因為戰功彪炳,終於以三十歲的年紀就被升為御前侍衛。

 

DSC07728.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

( 同治十二年癸酉  皇清敕授  鎮國將軍  諡  懋德  陳府君之佳城 )

 

 

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也因此招來不少滿清權貴的側目,使他內心痛苦不已,

不禁思念起遙遠的故鄉親愛的爹娘,他內心的思鄉病嚴重,但礙於武士的面子仍不敢開口向皇上稟報。

最後只得假稱母親病危,須返鄉探望,以免不孝。

皇帝心裡當然不高興,加上切妒他的滿州人對皇帝進言,於是皇帝便答應了他

 

 DSC07726.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DSC07727.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

 

陳再悅帶著白馬和忠心的靈犬一同上路,由北京到福建,再渡船回台灣鹿港,

經由竹山進入名間,長途跋涉,旅途勞累。加上思鄉情切,內心悲喜交集,

回到故鄉門前時,白馬竟忽然兩腳高蹻,尖聲嘶鳴,心病沉重的陳再悅由馬背上摔下來,

頭部撞上石頭,竟因此身亡。年僅三十餘歲。

 

據說,喪事轟動台灣中部,消息傳到京都,皇帝匱然長嘆,下旨敕授他為「鎮國將軍」。

 

 DSC07730.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

 

而害死主人的白馬卻從此繞著主人的屍首狂奔,真到奔死為止,

那隻忠犬則一直守在墓前,三餐不食,真到餓死為止。

 

村人便將忠犬和寶馬一同葬在陳將軍的墓邊,

伴隨主人長眠………

 

DSC07737.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DSC07736.JPG - 名間  鎮國將軍  陳懋德墓

 

在其墓前數百公尺之遙有一昭武都衛陳崇德墓,

則是陳再悅的弟弟—陳再鑾 (瑞鑾 )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