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3487.JPG - 大甲  吳家古厝

清領初期受其「渡台禁令」的影響,拓墾受到限制。

直至康熙40年(1701)禁令鬆弛,漢人才開始大規模的移墾大甲。

大甲的居民以來自福建省為主,其中又以泉州籍者居大多數。

DSC03474.JPG - 大甲  吳家古厝DSC03489.JPG - 大甲  吳家古厝

這些移民一由鹿港上埠,北進開墾;另一則從距離大甲西北五公里之大安港或溫寮港上岸,

依次墾殖大安頂九庄、下九庄來到大甲,進駐鐵鉆山山腳之頂店大埔(即今第一公墓附近)及

社尾頂店一帶,逐漸形成聚落。

DSC03475.JPG - 大甲  吳家古厝DSC03476.JPG - 大甲  吳家古厝DSC03477.JPG - 大甲  吳家古厝

當時大甲轄區內幾個早期農村聚落中,以北端聚落發展較快,尤其是頂店一帶,

是當時農村聚落最具規模的地方,目前稱之為「舊庄」。

DSC03487.JPG - 大甲  吳家古厝DSC03488.JPG - 大甲  吳家古厝

早期移墾聚落的發展與水利開發關係甚為密切。雍正12年(1734)林成祖拓墾大甲,興修水利。

至乾隆45年(1780)王文清開鑿大甲圳(今虎眼大圳),灌溉面積多達上千甲;

其後並有大安圳、日南圳之陸續興修,對農業之拓墾,助益良多。

DSC03479.JPG - 大甲  吳家古厝

 

同時,大甲街區新庄正好位於大甲溪、大安溪兩條溪中央,地勢較高,易避水患,居民為保有生命、

財產安全,多移居該地;又大甲新庄位於鐵砧山、水尾山二山之鞍部下方,是進入后里台地,通往外埔、

后里、豐原等地最為方便、適中的位置,此項交通區域的優勢條件,亦更促成新庄的發展。

DSC03481.JPG - 大甲  吳家古厝DSC03486.JPG - 大甲  吳家古厝

就大甲地區而言,農村聚落雛型初現於清領初期,國姓廟與鎮瀾宮等即建於此時。

清領中期以降,由於宮方為宣揚教化、改善風氣,亦鼓勵居民集資興建廟宇,貞節祠、水神廟、鎮安宮、

文昌祠等廟宇陸續興建。使大甲聚落的發展更趨成熟。

DSC03480.JPG - 大甲  吳家古厝

當時大甲街區分為四保,即今之朝陽里、大甲里、順天里與孔門里。

四保為日治時期的主要街區中心;今營盤口、頂店、社尾、番仔寮、山腳一帶,在當時僅是農村聚落而己。

目前大甲高中附近當時為荒涼的溪石壩,少有人跡,是屠宰場及刑場所在地。

DSC03485.JPG - 大甲  吳家古厝

位於今日三民路及大甲街口,尚保存有一三合院古厝………

門額上有著延陵衍派的郡望,說明是吳家古厝。

周簡王元年(585),泰伯十九世孫壽夢稱王,吳國逐漸強盛,疆域不斷擴大。

周靈王十一年(561),壽夢欲傳位於少子季紮,然季紮以為隨意破壞嫡長子繼承制會導致內亂,因此堅辭不受。

DSC03484.JPG - 大甲  吳家古厝

父王病逝後,長兄諸樊再讓位於他。季紮終不肯受,棄其室而避之,來到吳國延陵邑一帶體察民情,

與當地民眾同舟共濟,深受愛戴。不久,便在延陵建造草堂舉家定居下來,至此,除吳國召喚外,季紮大

多隱居延陵邑行宮。

周景王十八年(527),次兄夷昧欲授國于弟,季紮遁居延陵避而不受,於是夷昧之子僚繼位。

人贊日:“春秋爭弑,不顧骨肉,孰如季子,始終讓國。”

季紮仰慕泰伯遺風,三讓王位,在中國歷史上為千古美談,被譽為至德第三人

DSC03482.JPG - 大甲  吳家古厝

延陵吳氏發源地,即今常州、江陰、丹陽一帶。原吳國延陵邑屬地,其吳氏均為季紮後裔。

延陵吳氏家族人才丁旺,人才輩出,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及海外。

自吳國滅之後,季紮子孫各支族脈相繼遷居,華夏各地,主要分佈於今河南、湖南、湖北、山東、

海南及江蘇等境內。

DSC03483.JPG - 大甲  吳家古厝

宋熙寧年間(1068~1077),已有延陵吳氏移居臺灣。

至於吳姓在大甲似乎並非望族,卻難得地留下了此一古厝。

倒是很難能可貴的事情……..

只可惜古厝周邊已陸續蓋起販厝,這間古厝只怕也難以保存。

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