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7280.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

張家祖廟位於舊名下七張犁(今西屯協和里一帶),是祖籍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的馬堂張氏後裔所建之祠堂。   

張家祖廟於日治時期明治37年(1904)興建,二戰以後,歷經幾次大修,現存的臺中張家祖廟坐西朝東,

是一座兩進兩廊四護龍的四合院祠宇建築。

DSC07262.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DSC07282.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

祖廟前有寬廣的前埕及半月形的門口塘,建築格局與中部地區的傳統民居似,

建築本體以中軸線左右作法各有不同最具特色。   

DSC07281.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

三開間的前廳與正廳,均用柱廊形式,柱廊內,左右次間為紅磚斗仔砌牆體,前廳紅磚牆上開八卦三櫺竹節窗,

窗外框以磚雕構成,兩邊圖案及雕法各有明顯差異。

 

DSC07263.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DSC07279.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DSC07264.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

正廳紅磚牆上開直櫺木窗,形式較前廳簡單。

廳堂室內大木結構多用硬山櫚檁,只有兩廳的前檐廊及左右牆廊有雕刻及彩繪的抬樑結構。

屋頂全為硬山形式,兩廳及內外護龍的院門屋頂都有彎曲起翹的燕尾脊。

 

DSC07278.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DSC07277.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DSC07266.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

張家祖廟為台中張姓墾民奉祀入閩開基祖張文通公的宗祠。

按  :  張文通於元代末年,從江西翻越武夷山,入居閩江上源沙溪沿岸多山丘的谷地。

經過兩個多世紀的歲月,其後裔不斷地播遷,清初時已落居漳州府的南靖、平和等縣境內,一部份向西南遷移

至廣東沿海;有一部份更是冒著海上的凶險,渡海來台。

 

DSC07269.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DSC07267.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

來台的張姓子孫分散各地,

從台中縣大雅區橫山、西屯區下七張犁、大肚山台地東麓及台中盆地邊緣地帶,

皆為其後裔在台灣中部的定居地。

DSC07268.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DSC07265.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DSC07276.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

同治9(1870),分佈在水尾仔、上牛埔仔、水堀頭、下七張犁的張姓族人,租借上牛埔仔(今水湳機場內)

的一戶民宅,將入閩第一世祖文通公奉祀於內,俗稱「牛埔仔公廳」,並且開始鳩資購買土地,組織「一世祖

文通公祭祀陳倉」,以所收的租穀作為祭祀之用。

隔年底峻工,命名為「發祥堂」。

DSC07275.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DSC07271.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

 

現址乃明治37(1904) 遷建,翌年竣工,屬雙進雙護龍格局。

張家祖廟之建築形式非常特別,有別於一般的對稱建築,其建築幾乎全為左右不對稱,各具代表意義。

 

DSC07274.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

建築不對稱是因為要區分地主與佃戶地位之差異,包括:

前廳大門的隔扇:左邊花扇門螭處、右邊花扇門蝙蝠,左邊略高於右邊。

八卦竹結窗:左邊竹結為橫向、右邊竹結斜向,左右窗邊磚雕不同。

 

DSC07272.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DSC07273.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

 

左外護龍屋頂建材為瓦屋、右外護龍屋頂為茅草屋

 

左右鳥踏造形不同,吉墜圖形也不同…等等。

 

DSC07270.JPG - 再訪  下七張犁  張家祖廟

 

 

祖廟前有半月池,亦稱風水池或魚池,為外埕外側開口向內,

半月池具有防火、養鴨、養鵝、養魚、洗衣服、蓄水、調節氣溫等實用功能;

 

而在風水上則具有防火、聚財之功能。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