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是一獨立之小山,其形狀宛如倒懸之扇子。由來有一傳說:
傳說此地原來是一塊平地,明鄭時期,鄭成功勢力漸漸北移,部隊由南部搭船北上,在南崁登陸上岸後,
一路往前囤墾,士兵們沿途所經之地沼澤遍佈,所以草鞋上沾滿了土,行軍至此時紮營住宿,
並令士兵們將草鞋脫下拍打,因為士兵人數眾多留下的泥土形成一個小山丘。
尖山在日人接收臺灣時,曾是地方民眾抵抗日軍入侵的古戰場(主戰場在今二甲里一帶),
當時駐紮在二甲九的日軍,遭到三峽、大溪及鶯歌的抗日義軍包圍,突圍後逃到今尖山堆附近,再次被義軍圍困,
又突圍往桃園方向潛逃。
日治後,尖山堆成為亂葬崗,今日則是鶯歌第二公墓所在地。
鶯歌除了出產碗盤,但黃厝地區迄今仍生產新北市唯一的手工豆皮,
當地的黃家祖厝還被稱為「全台豆皮首府」。
尖山黃厝屬於閩南式建築風格,幾經修築擴建成為今日規模。
因清代漳泉械鬥頻繁,黃厝內部規畫成自給自足的小城堡,包含飲水、排水暗管及防禦工事等。
二戰期間傳言被徵用作為日本神風特攻隊飛行員宿舍,就是這間黃厝。
原籍福建泉州安溪參內鄉的黃姓族人,在清康熙年間來到臺灣,尖山黃厝是由黃家第八代黃根盛所建。
黃姓族人在福建安溪以詩書傳家,來臺後承續祖業以製作豆皮維生,但對教育事業仍相當重視,
曾設立私塾,教授詩書。
門額上寫著樂太和,不知道其典故為何 ?
尖山黃厝可說是防禦性民宅的代表作,
原本三合院二龍二進的尖山黃厝,除了內部通道縱橫交錯、出口眾多之外,
正廳還設有「窺孔」,讓住民可由內向外一探究竟。
黃家耆老說,
日治期間黃家先人從唐山學得作豆皮技術,回到鶯歌黃厝就把這項技藝傳開。
豆皮主要作為雞捲、蝦捲包裹材料,
據說,以前黃厝全庄頭都在挑豆皮,
但現在銳減到只剩四、五家……….